臺江生態文明建設成果顯著
近年來,臺江縣委、縣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地方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致力于建設綠色、生態、文明臺江。
一是把工業作為加快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實力的重中之重工作來抓,突出工業對推動跨越發展的重要作用,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 二是加快文化生態旅游業發展,建設“原生態文化休閑度假勝地”、“野外素質拓展訓練基地”、“區域會議接待中心”和“中國苗繡銀飾生產基地”;三是加快農業產業化,大力建設“凱里城郊生態農業生產基地”;四是加快推進綠色城鎮化建設,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
期間取得的生態文明主要成果有:
一是加強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全縣經濟步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軌道。一、二、三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2010年,單位生產總值能量比2007年降低10.45%以上,主要污染物工業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從2007年的650噸下降到2010年的509.35噸,削減了21%,二氧化硫排放量從2007年的3780噸下降到1459.02噸。
二是推進城鄉環境生態化,建設18個生態文明村寨,使這里“山更青、地更綠、水更碧、天更藍”。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民生顯著改善,生態文明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臺江更加適宜居住、創業和旅游。
三是環境安全工作取得明顯實效。縣環保局始終把環境安全工作納入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本著“查處到位、整整改到位、責任追究到位”的原則,相繼開展水源地保護專項執法檢查,水泥等重點行業整治,汛期尾礦庫安全檢查,并制定了重大環保污染事故應急預案,最大限度減少事故帶來的污染范圍和財產損失。取締了5家燃煤高鍋爐及經營性明火爐灶,對10多家餐飲單位油煙進行綜合治理,安裝油煙凈化設備22臺。
四是積極發展生態經濟,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提出了“用材林、經濟林、藥用林一齊發展”的發展思路。加大林業和山區的綜合開發力度,加大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大林種、樹種調整力度,每年經濟林發展面積占造林面積的30%以上,形成了良好的特色生態產業。
五是大力發展生態經濟,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企業。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加工、能源、畜牧、林果、中藥材等低耗水產業,大力實施清潔生產。
六是大力開展城鎮環境綜合治理。投入268萬元,已治理河道3540米,建成綠化景觀近2萬平米。投入1600萬元改造了縣城雨污管網系統,投資2290萬元啟動了縣城垃圾填埋場。
七是大力發展種養殖業,按照“統一規劃、相對集中、適度規模”的原則,積極創辦養殖小區,利用養殖糞池進行農業生產種植。
(張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