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潤:中國體育明星沒有慈善榜卻一直在慈善
- 在線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聞熱線:8222000 投稿QQ:449315
- 時間:2010-10-1 8:27:40 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慈善其實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簡單。”胡潤慢悠悠地說道。
外灘18號的咖啡廳里,胡潤攪了攪黑咖啡,一股香氣升騰。外灘18號是一處奢華所在,咖啡廳里擺放的都是奢侈品:有數萬元一部的VERTU手機,有上萬元一個的百達翡利腕表……在這個富人才能消費得起的地方談慈善,的確很有一種別樣的味道。
胡潤,一位中國人極為熟悉的英國人,他的胡潤百富榜早已成為中國大陸富人的財富衡量表。而2005年開始發出的中國慈善家排行榜,被胡潤稱為中國慈善史上一個標志性時刻!2010年,中國的慈善史又將翻開一個新篇章,比爾·蓋茨與巴菲特的中國慈善之行,將是另一個關鍵點!迸c中國富豪打交道這么多年,胡潤對中國富豪的了解也可謂有心得。在他的眼里,中國富豪的慈善是什么樣的?作為一個英國人,在中國生活了十來年,在他的眼里,慈善到底又是什么?會不會做一個專門的體育慈善榜?
慈善是個人的捐贈
在賑災晚會上,上臺的人都舉著紅色的牌子,上面寫著:“XX公司為災區捐5000萬”。但在胡潤的眼里,這并不是慈善,這叫企業社會責任。
成都商報:到底什么是慈善?
胡潤:我認為,只有個人捐出來的,而不是企業捐出來的,才是慈善。如果是企業捐出來的,這最多叫作企業社會責任,因為捐錢所得的效應,最后都變成了品牌的價值。
成都商報:那什么樣的人應該做慈善?
胡潤:我認為,當一個人的財富超過1億元人民幣時,他就應該出來做慈善。大家應該好好想一想,因為錢是帶不進棺材的。我建議用在慈善上。但慈善沒有那么簡單,里面總會有一些問題。比如英國曾經做了一次慈善演唱會,所捐的錢全部送給非洲。但這次的慈善募捐好心辦了壞事,組織者將錢全部買了食品,結果當食品運到非洲時,已經壞掉了大部分。剩下的一小部分也馬上被吃光,第二天就沒有了。這件事的影響很壞,讓英國人對慈善產生了負面的影響,在我看來,這樣的慈善,還不如不做。
成都商報:那慈善有沒有一個標準?比如捐多少算是做慈善?
胡潤:慈善是沒有標準的,你捐1元也是慈善,你捐1億也是慈善。而且從某種方面來講,你捐1元與別人捐1億,從人品上說,不一定有差別。但總的說來,慈善一定是個人行為。如果錢是通過企業捐的話,那我認為這就不能算慈善。但由于中國有自己的歷史原因,因此在我的慈善榜中,如果一個企業家所擁有的股份超過了51%以上,那我也算他通過企業的捐款做慈善。不過從我的心底講,我總覺得這并不算。如果是100%擁有這個企業,當然這肯定是慈善了。舉個例講,英國一個老牌銀行的經理一次很得意地對我說,他們給清華捐了一幢教學樓。我對他講,你這不是慈善,是你自己的商業模式而已,因為你的銀行客戶很多是清華畢業的,這算是一種推廣。當然,捐建教學樓是件好事,不過不要與慈善混淆了。
不會有體育慈善榜
在中國,體育明星有著超強的號召力。比如姚明,比如劉翔。隨著體育明星財富的增加,胡潤想過做一個體育慈善榜嗎?
成都商報:你有一個中國慈善榜,會建一個體育慈善榜嗎?
胡潤:從沒有想過。我認為中國慈善榜就包含明星,企業家。而在我看來,體育明星與娛樂明星是一類的。所以我覺得沒有必要單獨做一個榜。
成都商報:慈善榜列有100位慈善家,有沒有體育明星在里面?
胡潤:應該是沒有的。在中國的運動員中間,不算李寧的話,姚明應該是最有錢的。但姚明都沒有入選,我想也不會有其他運動員入選了。
成都商報:是因為他們捐的不夠多?
胡潤:其實也不是這樣說的。拿姚明舉例,你要說所捐的錢,他與我榜上的100人相比,的確不算多,但他的社會影響力大。不過,我們無法把抽象的社會影響力數字化,所以他自然不能榜上有名。
慈善的內因是復雜的
對于富人們的慈善之舉,不少人懷疑其動機。甚至有不少人認為,富人們做慈善,其實是有避稅的嫌疑。
成都商報:你認為富人們做慈善是有不純的動機嗎?比如說避稅?
胡潤:在國外,人們對做慈善的人是帶有質疑的心態的。比如索羅斯當年投了5億美元給俄羅斯,發展慈善事業。但有人就說,這是索羅斯想進軍俄羅斯市場而布的一枚棋。我認為慈善肯定是有這樣的因素存在,但歐洲的一項調查表明,民間慈善機構的效率與國家的機構效率比是1比3。也就是說,民間慈善機構花一元錢所辦的事,政府機構要花3元錢。這也是為何我們鼓勵與支持民間機構的原因。
成都商報:那怎么避稅?
胡潤:比如說,你手頭有100元,你從公司拿出來了,交了30元的稅。你還剩70元,你把70元全部拿去捐了。另一種情況,你手里有100元,但你不拿出來,而是直接通過公司捐作慈善,也捐70元?雌饋矶际70元,但你手頭還有沒有交的30元的稅。
再比如開發商捐100萬修所小學,然后通過這個善舉,得到了學校周圍的一大片地進行房地產開發,最后賺了10億。但結果是這里的確有所小學建立起來了。對于慈善的目的,人們懷疑是很正常的,但只要結果是好的,其實也沒想像中的那么差。
成都商報:也就是說,就算是企業捐款,其實也是一件好事。
胡潤:聯合利華的一位前總裁說過一句話:我做善事,不是因為我喜歡做,而是因為這對我的生意有好處。這句話說得很中肯,現在一些公司如果不捐,反而會損壞公司的形象,但不能因此否定企業社會責任的偉大性。
慈善是自我價值的實現
對于美國的大富翁來說,慈善似乎已變成一種生活方式。為何他們那么熱衷于慈善?難道是原罪的救贖?
成都商報:如果一個很有錢的億萬富翁,他一分錢都不肯捐,這是不是說他這個人的人品不行?
胡潤:如果有這樣的人,你可以去問他,你想拿這些錢做什么?如果他說他還想繼續投入,再擴大規模,這是可以理解的。不過,慈善也不僅僅是用錢來衡量,慈善沒那么簡單。比如阿湯哥,他沒捐過錢,但他每次出席慈善會,總能幫助慈善會收到不菲的慈善捐款。因此他說他不一定要用捐錢的方式進行慈善。對于原罪問題,如果真的是犯有很大的原罪,那么光是用錢,也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成都商報:現在也有一些大企業家,他們說要捐自己財產的80%,但總也不見行動。他們這樣的做法是不是有問題?
胡潤:我知道,中國的陳發樹專門開了新聞發布會,宣布他要捐大約80億元給一個慈善基金會,但在今年我們的慈善榜上,他也只捐了幾億元。不過,他們都是進行了有法律效力的承諾,所以我認為他們也不可能不做,如果不做,那么他們的名譽就沒了。但什么時候做,這是個問題。還有,做慈善還要開個新聞發布會,這樣的高調有什么意義,我也不懂。
成都商報:人們為何要去做慈善?
胡潤: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中提到了人有五種需求,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其中自我實現是最高層次的需求。對于人來說,當他完成了前四種需求后,他就會主動去追尋自我實現。拿比爾·蓋茨舉例,他在十年前也是不斷地進行財富創造,但到了一定數額后,他會認為自己再創造下去,并沒有實現自我價值。于是他開始做慈善,慈善將一個人的名望提升到了社會層面。
在我今年的慈善榜上,100名中國富翁的平均年齡大約在50歲。我認為再過5年,中國就將迎來慈善的夏天。
中國體育明星沒上慈善榜卻一直在慈善
受好友李寧之邀,今年3月19日晚,一場名為“中國運動員教育基金體育明星慈善夜2010”的年度慈善晚宴掀起了“體育慈善”一個新的高潮,包括李寧、周繼紅、黃玉斌、劉璇、程菲、馮坤、潘曉婷、楊威、陳一冰、鄒凱、羅雪娟等在內的世界冠軍悉數到場。現場熱鬧非凡,中國體育界的明星們各顯神通,此次活動總共募集了善款635萬元人民幣。
很顯然,這些錢僅僅是這項慈善活動的一個“小產品”,更多地是在表達一種態度:體育明星其實一直在為慈善而奔走。記得2008年8月21日,在北大的“李寧2008接待中心”,李寧基金向33歲的德國體操運動員丘索維金娜捐贈了2萬歐元,用于她兒子的白血病康復。這讓當時的媒體驚呼:中國體育慈善開始走向世界。當年10月,在中國跳水隊為南亞海嘯災民及中國希望工程籌款的義演上,郭晶晶領銜眾奧運冠軍進軍中國香港,在九龍公園泳池大秀技藝,共籌得200萬港幣資金,她還捐出個人衣物、領獎服和簽名大毛巾等作為拍賣之用!w育明星從個人基金會的善款捐助,到金(獎)牌、個人物品的慈善拍賣,再到利用自己的知名度為慈善事業奔走疾呼,中國體育明星的慈善之舉從未停歇。
剛剛入主人民搜索網絡的“乒乓皇后”鄧亞萍,在2005年就以球拍“入股”的方式籌備了“中華慈善總會十佳冠軍基金”,是當時我國惟一的一支體育慈善基金。“跳水皇后”高敏也一直在為慈善事業貢獻力量——雖然中國體育慈善還處于初級階段,但很明顯,我們的體育明星們,從未停止慈善的腳步。
記者手記:慈善是一種境界
慈善其實是一種境界。一位月收入只有300元的下崗職工,能拿出50元錢捐給地震災區,這難道不是一種境界?當然,與下崗職工相比,體育明星的生活要好過得多。但我們并不能因為一個人捐出的錢多錢少來做一個慈善道德上的排行榜。只要是從自己口袋里掏出來的錢,捐了出來,都是在做善事。國外的運動員會以各種方式進行自己的慈善行為,比如前火箭當家球星麥迪舉辦的慈善棒球賽,球迷們花10美元來看籃球明星在棒球場上的表現,而籌來的資金,麥迪為一所小學建了圖書館和科技中心。像這種通過舉辦慈善比賽來籌款的方式非常流行,其實也是利用了球星在球迷心中的影響力,就像歌星的慈善演唱會一樣。不過,無論是自己拿錢出來捐,還是通過慈善比賽來籌款,這都是慈善的方式之一,也正是有了這樣的方式,慈善才會變得更加豐滿與多樣。
成都商報首席記者 王繼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