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管中心首度承認奧運資格堪憂 女排未來命運難測
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冠軍中國女排有可能連2012年的倫敦奧運資格都沒有,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國家體育總局排管中心領導在前日的2011年中國女排備戰工作上親口承認的嚴峻現實。但矛盾的是,在根基松動、無人可用的情況下,主帥俞覺敏仍然召回大量老將,僅為博得明年奧運資格。短期效果也許明顯,但中國女排的未來卻被打上了問號。
排管中心首度承認
奧運資格成問題
前天,排管中心在北京總結去年各支排球隊的工作,同時對今年的工作思路和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其中對于“金字招牌”中國女排的定性及指示成為球迷關心的重點,畢竟倫敦奧運會明年就將舉行,中國女排仍然還在動蕩不安之中,今年又將面臨一系列的奧運資格賽。中心主任徐利會上首度開口承認:“以目前國家隊的實力以及所面臨的形勢來說,奧運資格已經成了一個問題。”
徐利認為,從最近兩屆奧運會中國女排取得的成績看,奧運備戰本應是一個漸進積累的過程。然而倫敦備戰周期已經過去了兩年,中國女排還沒能組織調整好,根據目前國家隊的實力以及所面臨的形勢來說,奧運資格已經成了一個問題。
回到上世紀60年代
學習日本
當問題擺在面前時,需要一個解決的辦法。徐利在總結工作上提出,戰術思路要向日本隊學習,在速度上進行提升。徐利說:“日本女排在去年世錦賽上獲得銅牌,除了她們擁有頑強的作風、嫻熟的技術外,速度更是一大法寶。用速度戰勝高度,這是世錦賽上日本女排代表亞洲,給予全世界的啟示。唯有不斷地追求速度,才是中國排球唯一的出路。”
學習日本,要追溯至上世紀60年代,著名的魔鬼教練大松博文將日本女排訓練成一支攻防出色、連勝175場的“東洋魔女”。在“學習日本、超過日本”的思想指下,大松受中國邀請,協助指導中國女排訓練一個月,令中國女排得到較有系統的訓練和明確的發展方針。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取得五連冠輝煌時,都肯定了大松的功勞。如今實力下滑的中國女排重新走上學習日本的道路,側面也說明中國女排的水平已經跌到底了。
一方面求新
一方面重召老將
然而,在女排的備戰工作思路和實際行動中,卻存在著讓人看不懂的地方。徐利強調今年要求“新”,包括新人員新訓練、新戰術。并且提出了多個方面的舉措為球隊“護航”,其中專門提到了:“中國女排不能再背負什么比賽都必須拿冠軍的不切實際的思想包袱。”但主帥俞覺敏卻在隊伍組建中,表示仍然對馮坤、周蘇紅等“黃金一代”老將的期待,甚至在聽說趙蕊蕊可能復出時,表示“國家隊再次選擇她也是個好建議。”
亞運會證明老將在場上的作用十分有效,對于中國女排來說,奧運資格賽也會有保證,但在人才缺乏的情況下,繼續依賴老將的做法,仍然是奧運戰略的思路。如果現在還在乎中國女排倫敦奧運會能否完成所謂的任務,不是大力發展聯賽,從根基上加以重視,所謂的求新也只是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