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漸遠 倫敦趨近 第七屆全國城運會五大看點
新華網南昌10月14日體育專電(記者李麗、劉衛宏、林艷興)第七屆全國城市運動會將于16日在江西南昌開幕。在革命老區舉辦的這屆城運會,不僅彰顯著獨特的紅色記憶,還延續了上屆金牌榜“下崗”的做法;而近在眼前的2012年倫敦奧運會,也會促使觀眾在精彩的賽事中尋找更多的“奧運面孔”。
看點一:紅色體育 紅色記憶
從老紅軍聯名聲援南昌申辦起,七城會就滲透著共和國體育的濃重底色——78年前,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一次體育運動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如今,體育盛會重回革命老區,七城會喚醒了紅色體育的記憶。
開幕式將體現厚重的歷史感,紅色井岡、八一精神等元素將得到集中展示;閉幕式則采取大型國際軍樂表演模式,主題為“凱旋之夜”。場館設計同樣體現了紅色元素。在舉辦七城會開、閉幕式的南昌國際體育中心,國旗紅的點綴被運用到體育場的跑道上、場館頂上、斜拱拉索上;射擊比賽館的造型猶如一把手槍,讓人聯想起八一南昌起義的壯舉……
看點二:金牌榜“下崗” 眼光放長
取消金牌和獎牌榜,延續了上屆的作法。此舉意在淡化“金牌至上”論,讓地方運動隊將精力和心思真正放在全面培養體育后備人才的基礎技能和整體素質上來。
競技體壇出現的一些陋習,如興奮劑、年齡造假、操縱比賽等,無不與“錦標主義”和其背后的利益鏈條有關。從民族運動會到全國體育大會,再到城市運動會,除全運會之外的各大綜合性運動會紛紛取消金牌榜甚至金牌,說明摒棄“唯金牌論”、回歸體育本源已成共識并日益受到重視。
七城會還在項目設置上做出了調整,旨在防止青少年運動員培養過早專業化,避免拔苗助長。而足球、籃球和排球這三大球項目將分設兩個年齡段的比賽,以促進地方各級人才梯隊的培養。
但是,金牌榜“下崗”是否意味著“金牌指揮棒”“下崗”?在青少年體育人才培養中,如何根除廣泛存在的急功近利、拔苗助長的惡習?這不是一屆城運會可以做到的。
看點三:“倫敦面孔”知多少
沒了金牌和獎牌榜,七城會該看什么?新人亮劍是每屆城運會固定的看點,但七城會由于在奧運會前一年舉辦,可以預見,本屆城運會上閃耀的新星中,有些明年還將出現在倫敦的賽場上。
劉翔在2003年五城會上獨孤求敗,翌年在雅典成為中國男子田徑首個奧運冠軍。游泳的孫揚、射擊的朱啟南、體操的何可欣……他們都是在參加完六城會后,緊接著參加了北京奧運會。如今七城會的參賽選手中,必然也會有一部分出現在2012年的奧運軍團中。游泳、體操、射擊、舉重等出成績早或年齡限制跟成人大賽接近的項目上,更容易涌現“倫敦面孔”。
在射擊、舉重等項目上,還有可能出現平、超世界紀錄的情況。此前一屆城運會上,朱啟南就在男子10米氣步槍比賽中打出了超世界紀錄0·6環的好成績。
看點四:造假違紀“零容忍”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強調,對任何違反賽風賽紀和興奮劑違規事件,本屆城運會都將“零容忍”。賽前,各參賽城市體育局都已簽署了賽風賽紀和反興奮劑責任書。
興奮劑在任何運動會上都是話題,而在城運會上,更易出問題的可能是年齡。在足球、籃球等重災區里,年齡造假是公開的秘密。由于城運會有年齡限制,年齡問題就更加敏感。
“零容忍”能否震懾違規違紀行為?拭目以待。
看點五:綠色節儉民生成主流
打造綠色、節儉、利民的七城會是東道主的目標。
本屆城運會四大核心場館廣泛運用太陽能。跳水游泳館則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水循環處理”設計,不僅綠色環保,還降低了運行成本。
城運會在體育器材上也堅持“能借不租,能租不買”原則。場館選址和設計強化了全民健身功能,四大核心場館賽后均可轉化為群眾體育場所。城運會歷史上首次設立的運動員村,利用了建設中的南昌高等專科師范學校新校區,并將在賽后變身為學生公寓。開、閉幕式主創人員透露,開、閉幕式的投入也低于一般重大活動的平均花費。
隨著七城會的籌備進程,南昌市和江西省的健身設施明顯增多,群眾健身的熱情日益高漲。市容市貌的改善,同樣讓百姓得到了實惠。借城運會之機,南昌正在為市民打造一座生活更加便利、功能更為完備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