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縣長滅門的冷血看客
不要做縣長滅門的冷血看客
■蕭郎
記者從貴州省公安機關獲悉,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仁縣縣長文建剛一家于27日晚間被殺害,遇害者包括文建剛本人及其妻、兒子、岳母、姐姐和保姆六人。(11月30日新華網 )
性質如此嚴重而惡劣的刑事犯罪案件,必然會引起人們的密切關注。出人意料地,當眾多網友閱覽此新聞后,竟然出現了詫異而悲哀的一幕:不少網友們對文建剛個人公職身份、及其符號指向進行了隨意的猜度、圖解和想象,更有人以各種冷嘲熱諷的形式進行捕風捉影、無限上綱的情緒化表達。于是一幕沉重的悲劇性事件,在網絡空間里被片面扭曲和切割成某種時事生態喻象。
這是比慘劇本身更令人沮喪和震驚的社會剪影。在兇殘而粗暴的生命剝奪面前,沒有一個人是看客和局外人,更不應以如此冷漠的姿態來展現人性的詭異與疏離。悲憫、責任和人道情懷本應將我們牢牢串聯啊。它理應是一個國民、一個公民、一個社會人的本能反應與底線表達啊。這到底是怎么了?
誠然,因為“縣內無證非法煤礦泛濫,安全事故頻發,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興仁縣長文建剛負有重要領導責任,可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對文建剛個人在某個時間段履行公職行為的評價,應是嚴肅、客觀、有理有據的;對他的評價認定,能夠遵循的只應是法律法規、黨紀政規,除此之外,不應摻雜過多的情緒化判斷,更忌憑空猜度、浮想和穿鑿附會。它是非理性,也是不負責任的。
而在這一沉重的人間慘劇中,文建剛更非某種公職符合化人物,像他不幸的妻子、孩子一樣,他僅僅只是一個受害者。對他的逝去,我們理應抱以同情、悲憤與憐憫。而作為悲劇見證者的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對遇害者和遇害事件本身,流露出輕蔑和侮慢。因為那實際上是在輕蔑和侮慢我們自己,以及高貴、自由、有尊嚴的生命權利的底線價值。
基于此,筆者認為一些新聞媒體在傳達相關訊息時,是否也應體現更多的人性良知、開闊視野和均衡視角?比如不是為了突出“縣長”,而讓另外五位受害者以岳母、姐姐甚至保姆的簡單符號身份一筆掠過?在生命的尊嚴與災難面前,我們不僅要拒絕做冷血的看客,更須擁有一份恒重、恒溫的悲憫和人道情懷。它是人性存在、延續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