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州電視臺穩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 促進文化產業發展
黔東南州政府消息 根據中央、省、州有關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的需求,探索和實施廣電行業事業與產業、宣傳與經營分開運行、分類管理、統籌協調、整體發展的管理運營機制。州電視臺的文化體制改革,州委、州政府的領導非常重視,在州文化體制改革辦公室的督促指導下,黔東南州廣播電視臺自2009年3月開始進行文化體制改革,積極做了大量前期的準備工作,近期黔東南州電視臺的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一、改革進程
2010年6月10日以來,州委、州政府分管領導和州文改領導小組負責人經常深入州廣播電視臺調研指導,多次召開會議研究督辦,幫助推進文改工作。我們按照領導的指示,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對相關政策的學習和領會,遵循先易后難、先急后緩、先啟動后完善的原則整體謀劃,分步實施。我們多次召開臺班子會、中層干部會、全體職工會和職工代表大會,再次對組建萬象文化傳媒公司的方案、章程、公司班子、注冊、人員崗位分流等具體工作上做出了安排和落實。
2010年7月21日,黔東南州廣播電視臺召開職工代表大會,通過了萬象公司董事會職工代表成員和監事會職工代表成員。
2010年8月3日,黔東南州廣播電視臺經營性公司——黔東南州萬象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組建方案和章程等相關文件(公司章程、董事會名單、監事會名單、董事、監事任職文件等)已通過州委宣傳部和州國資委的審定,完成了黔東南州萬象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的所有注冊手續。
2010年8月6日,我臺正式下文《關于黔東南州廣播電視臺將經營性業務劃轉至黔東南萬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決定》(州臺字〔2010〕25號),將黔東南州廣播電視臺的經營性資產進行了劃撥,經營性資產主要有:廣告經營、演播廳經營、影視文藝專題制售、是電視直錄播、公共活動組建策劃、影視包裝等。公司人員,《關于將黔東南州廣播電視臺部分在崗人員分流至黔東南萬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決定》(州臺字〔2010〕26號),將廣告部、社教文藝中心、專題部、《今日黔東南》欄目組全建制轉崗至公司(除個別同志因工作需要調整外),轉崗后在編人員事業身份不變,實行企業管理。
二、公司市場運營規劃
2010年8月15日起,黔東南州萬象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將以一個合格市場主體的身份開始運營。
萬象公司運營規劃的整體思路是在服務黔東南州廣播電視臺媒體職責(主要是作為黨委、政府喉舌的職能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的職能)及整體戰略發展需求的基礎之上,突出宣傳主業的做優做強,并通過優勢資源的有效運用、市場模式的求索創新、職工福利待遇、精神面貌的提升,來完成萬象公司“新型合格文化市場主體”地位的確立。
1、建立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建立一支富有朝氣、創新精神、能吃苦耐勞、果敢干練的企業團隊。
2、在董事會和經營班子的領導下,公司六個二級機構——廣告運營中心、頻道運營中心、影視文藝專題營運中心、新媒體運營中心、辦公室、財務室在各自業務領域里積極拓展,既分工又合作,力爭開局良好,做到既樹形象又得實利,服務主業,發展實業。
在廣告業務方面,繼續完成與重慶飛揚廣告公司廣告委托代理業務,制定廣告歸口管理方案,待合同結束后,廣告轉交到萬象公司來經營。萬象廣告運營中心對黔東南州廣播電視臺所有頻道的廣告時段進行評估建檔,制定廣告營銷計劃,重點突出“以調整廣告結構為主”的營銷計劃,不斷豐富廣告經營形式,追求媒體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憑借黔東南州廣播電視臺和萬象公司互補、互強的優勢,在媒體節目、廣告推廣和銷售環節尋求集中和統一的方法和路徑,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擴大公司的盈利幅度和空間。
在頻道運行上,頻道運營中心制定出黔東南州廣播電視臺非時政頻道的節目評估方案,建立節目考核和播出交流體系,制定頻道的整體包裝方案。探索頻道運營增值空間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包括專業頻道、頻率的專業化、市場化運行,所有節目的制售交流工作,甚至醞釀非時政頻道、頻率的廣告時段的二級代理制。
影視文藝專題運營中心制定出演播廳經營方案并開展營銷。
新媒體運營中心將在平面廣告、車載廣告、網絡廣告及手機電視、手機報等新型廣告載體上積極拓展業務,使萬象公司逐步形成多種載體運營的壟斷經營者,成為黔東南地區文化傳播、廣告經營、大型文藝活動的組織者和領跑者。
三、今后的發展。
一是深化改革求活力。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繼續深化電視臺與公司的資產經營管理和人事分配保障制度改革。重點理順出資人和經營者的關系,進一步明確國有文化資產保值增值與電視臺新聞宣傳主業的關系。
二是拓展新型經營文化業態。除經營傳統的電視廣告業務和節目生產制作業務外,今后萬象傳媒公司將積極向新媒體業務拓展,投資聯合拍攝大型影視劇、電視購物、移動廣播電視、大型活動商業視頻直播等。同時探索黔東南民族語電影電視譯制中心產業化運作經營。
三是注重資本運作。按照依托主業、跨業拓展、整合資源、集聚資本的原則,著力向相關社會優勢行業和關聯產業延伸拓展。主要以股份制形式引進社會資本,在確保控股經營的前提下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重點向湖南、廣西等周邊省份地區進行跨地區、跨行業整合資源。
四是以品牌創效益。依托黔東南厚重的原生態民族文化資源,通過多元投資合作經營3G手機傳媒、鎮遠古城、西江苗寨影視拍攝基地、苗鄉侗寨鄉村動漫網絡游戲、民族大型歌舞巡演等具有黔東南特色的文化產業項目,重點打造“苗鄉侗寨”系列文化品牌,以創造品牌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以創造品牌拓展企業經營領域。(黔東南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