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中國文化產品不匱乏 精品少文化含量低
中國網訊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文化部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陳少峰教授做客人民網,以“深入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題進行訪談,并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網友:為什么身為文化資源大國的中國卻是文化產業的小國,怎樣把咱們資源非常豐富的大國作為一個文化產業大國?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文化部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陳少峰教授說,第一個,我們的文化體制改革當然滯后于經濟體制改革,所以,現階段我們要通過文化體制改革來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促進文化的發展。而文化產業這些特點,比如小弱散等等都和我們文化體制改革滯后于經濟體制改革有關的。
陳少峰說,第二個,我們文化產品并不匱乏,文化產品很豐富,但是,精品比較少,應該這樣判斷。進口遠遠大于出口,是內容產業的進口遠遠大于出口,但是我們的文化制造業的出口遠遠大于進口。中國是世界上文化產品的出口大國,只不過這個出口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玩具、樂器等等這種文化制造業。應該說,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的文化產品主要是內容產品外來的東西比較多。這中間有一個不對應,我們影響別人的東西,文化含量比較低,別人影響我們的東西,文化含量比較高。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的文化競爭力和影響力是不夠的,是受到別人影響比較大的一個事情。(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