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貴州雪凝災害見聞錄
1月中旬以來,我國發生自建國以來罕見大范圍持續性低溫、雨雪和冰凍天氣。貴州是受災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十多天來,貴州的降水量、降水日數以及平均溫度紛紛突破歷史同期極值。公路、鐵路、航空、電力供應以及人民群眾生活受到嚴重的影響和損失。當地黨委政府采取積極措施應對。不少網民紛紛質疑:南方的氣溫遠比北方低,怎么會造成如此大的災害?記者近日采訪了貴州省氣象局有關氣象專家,專家就這場災害從何而來、南方冰凍與北方有何區別、人們該如何應對等問題進行了分析。

2008年1月26日,貴州都勻市郊的兩位農民在冰地里挑水。新華社記者 楊楹 攝
災區見聞:行車遇險多人摔傷
1月18日,在經歷了前一天夜間一場凍雨后,19日晨貴陽全市多個路段出現多年罕見路面結冰情況。路面結冰導致行駛車輛險情不斷,并有多名路人因路滑摔傷,各大醫院骨傷急診量較平時顯增。
19日,凝凍天氣使貴陽市除通往機場的高速公路外,其他高速路全部關閉。市區各個高架橋和立交橋也全部封路。貴陽市區一些坡路路面險情不斷。記者19日10時在位于貴陽市區內的蠻坡路段看到,結冰的路面光亮如鏡,有20多輛公交車和其他車輛因路面結冰發生側滑或追尾、刮蹭事故,橫七豎八地停在這段長達1公里多的路上。

2008年1月17日,大量滯留車輛排起長龍。 受雪凝天氣影響,數百車輛在貴州省玉(屏)凱(里)高速公路臺江段滯留,其中一些車輛已在該路段停留了兩天兩夜。 新華社發
采訪中,記者看到了這樣一幕:市民黎立的自駕車盡管已經熄火剎車,但車體仍不斷下滑,差一點撞上一輛白色轎車。黎立急中生智,扯下坐墊墊在車輪下,才止住了越來越快的下滑趨勢。而險些被撞的白色轎車車主王強這時已臉色慘白。他心有余悸地說:"我的車從坡上下溜了100多米,蹭上馬路牙子才停住。"
路面結冰讓許多行人摔跤。在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的急診外科診室,因路滑摔傷的彭秀珍老人正躺在擔架上等著做檢查。記者在急診外科診室登記冊上看到,從8時到11時,有7人因為摔倒受傷前來救治。"都是路滑摔傷骨折病人。"醫生蔡洪勇告訴記者。貴州省緊急救援中心介紹,18日夜里發生的數起車禍多因路滑導致。
19日上午,救援車輛共出動60多次,多是為了搶救因路面凍滑而摔傷的行人。
據貴州省民政部門統計,截至1月30日,貴州遭遇50多年來最為嚴重的雪凝災害,持續低溫雪凝天氣至今已長達20天,全省1790萬人受災,因災死亡14人,因災傷病42156人,515.2萬人飲水困難,緊急轉移安置47.5萬人。
貴州:94%的縣市遭遇雪凝天氣歷史罕見

貴陽的冬天,能夠看到一兩場雪,就是最令人興奮的事。那時候,人們紛紛出門或上山、或進公園,照像攝影,留下這難得的一瞬。
而今年的冬天,貴州幾乎所有的城市鄉村,則變成了冰的世界:道路、電桿、樹木、汽車等,一切戶外的設施和物件全都覆蓋著厚厚的一層冰。出行困難、飲水不便、大面積的停電更是造成極大的損失。
北方強冷空氣于1月12日自東北向西南先后影響貴州,全省各地氣溫下降明顯,貴州出現大范圍雪凝天氣,1月14日,受北方冷空氣的補充影響,全省除赤水、興義等9縣(市)在0攝氏度以上外,全省其余76縣(市、區)最低氣溫均在0攝氏度以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雪凝天氣,雪凝范圍突破了1984年1月20日68個縣(市、區)一日內同時出現雪凝天氣的歷史記錄。

2008年1月23日,在黔東南州凱里市,參與搶修電網的武警用沖鋒槍擊碎電線上厚厚的覆冰。(吳如雄)
貴州省氣象臺臺長李登文說:"這次雪凝天氣過程總體上呈現氣溫降幅大、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災害損失重4大特點。"
雪凝,這個氣象上很少用到的專用詞語,在半個多月的時間里,成為人們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詞。氣象專家的解釋是,雪凝的成因在于雪降到地面后,如果近地面的氣溫接近于零攝氏度或在零攝氏度附近擺動,那么溫度稍微升高一點點雪花就會融化,而進入夜間后又會隨著溫度下降凍結成冰。
貴州省氣象臺根據各地災害情況的最新分析,1月12日至31日,貴州全省出現雪凝天氣達83個縣(市、區),占全省88個縣市區的94.3%,全省累計有1183縣(市、區)次出現雪凝天氣,省的中東部地區有36縣(市)雪凝持續天數突破歷史記錄,超過全省有氣象資料以來的最大影響程度,歷史罕見。
貴州凍雨占全國的70%以上

2008年1月26日,貴州省黔東南州丹寨縣再次遭遇大面積冰凍災害,一座連接電網主干線的鐵塔因難以承受冰凝重負而被拉斷。目前,當地電力部門正在緊急搶修。 新華社發
貴州雪凝天氣過程中,雪凝與凍雨交織,帶來的危害更大。據貴州省氣象臺統計,從1月12日到31日,部分地方電線結冰厚度長時間保持在30毫米以上,銅仁地區萬山特區高達83毫米。
氣象專家解釋說,雨滴與地面或地物、飛機等物相碰而即刻凍結的雨即是凍雨。
這種雨從天空落下時是低于0攝氏度的過冷水滴,在碰到樹枝、電線、枯草或其它地上物后,慢慢延開,排出氣泡,當地面溫度在零下2到零下4攝氏度之間時,就會在物體上凍結成外表光滑、晶瑩透明的一層冰殼,有時邊凍邊淌,形成一條條冰柱。這種冰層在氣象學上又稱為"雨凇"。貴州省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高級工程師文繼芬說。

2008年1月31日,在貴陽市水口寺一條因雪凝災害造成的220千伏安輸電線路損毀現場,南方電網公司貴州送變電的搶險人員24小時不間斷地架鐵塔。 新華社記者 楊楹 攝
文繼芬說,凍雨多發生在冬季和早春時期。我國出現凍雨較多的地區是貴州,其次是湖南、江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蘇及山東、河北、陜西、甘肅、遼寧南部等地,其中山區比平原多,高山最多。
氣象專家通過多年凍雨觀測資料顯示,凍雨在貴州出現次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占全國的70%以上。歷史上貴州凍雨過程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為26天,即1984年1月18日至2月12日,全省有73個氣象觀測站均出現凍雨天氣。

2008年1月20日,黔東南州錦屏縣電力職工搶修遭受冰凍災害的電力設施。 新華社發
文繼芬說,通過觀測,貴州凍雨最大結冰密度高達每立方厘米0.89克,一米就重11.1公斤。"形成密度大,體積重,危害也就越大,"文繼芬介紹說,凍雨在地物上凍結并積累后能壓斷電線和電話線,嚴重的會壓塌房屋,壓斷樹木、竹子,凍死農作物和蔬菜。由于地面凍結,對交通造成很大影響。飛機在有過冷水滴的云中飛行會使機翼、螺旋槳積冰而造成失事。
今年的大范圍雨雪天氣從何而來?

一向以"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著稱的貴州省,今年的大范圍雨雪天氣從何而來?
"在我們的年度氣象趨勢預報顯示,2008年是一個偏冷的冬季,這是氣象部門通過幾十年的資料分析得出的結論。"貴州省氣象局局長羅寧說。
羅寧說,說2008年是一個偏冷冬季,有兩個科學依據:一是"拉尼娜"現象,二是今年是太陽活動的低值年,導致今年冬季溫度比較低,造成冬季低溫陰雨天氣。
統計分析表明,強拉尼娜事件發生的當年冬季和次年春季,中緯度大氣環流的經向度可能加強,即冷空氣活動頻繁,易造成我國北方和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偏低,長江以北地區降水偏多。

2008年1月26日,貴州都勻市的兩位市民在冰路上挑水。新華社記者 楊楹 攝
李登文分析說,進入冬季后頻繁南下的北方冷氣團受到云貴高原地形阻擋,在貴州西部與云南東部上空形成了天氣學上有名的云貴靜止鋒,并長期控制貴州,加之來自孟加拉灣暖濕氣流源源不斷的豐富的水汽輸送補充,導致貴州凍雨次數多、持續時間長。
文繼芬分析說,與北方冬季不同,南方空氣濕潤,只要達到結冰的氣溫條件,不僅僅是上空降落的雨雪,就是空氣中的水汽、霧水,一旦碰著物體,就會很快結冰。貴州今年的冬季,長期持續低溫,就造成了這樣的大范圍災害性天氣。
政府全力抗雪凝保民生

持續時間超過歷史記錄,群眾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貴州省各級黨委政府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應對。
貴陽市作為貴州省省會,把"抗雪凝,保民生"作為首要任務。市委市政府發布"不能讓一個人餓死凍死"的命令,民政等有關部門24小時不間斷上街巡查,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和露宿街頭人員得到及時救助。同時,采取措施多管齊下穩定市場價格。
物價部門啟動臨時價格干預,對成品糧、食用植物油、牛奶、雞蛋等重要商品實行價格干預,對6家批發、零售企業實行調價備案。市里嚴格實行"米袋子"和"菜籃子"行政首長負責制,對列入政府定價目錄的成品油、管道煤氣、電力、自來水、醫療服務等價格進行嚴密監控。工商部門從1月28日開始暫停收取進入批發市場或農貿市場的蔬菜、水果、活畜活禽等鮮活農產品各類工商行政管理費用,建立健全市場監管應急預案,嚴厲打擊壟斷貨源、阻斷流通渠道的違法行為,確保鮮活農產品銷售渠道暢通。

蔬菜辦啟動凝凍天氣蔬菜保供和質量安全的應急處理預案,充分發揮貴陽市五里沖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調余補缺作用,全面加強與周邊省份的聯系,調動一切力量,保證市場每日副食供應量不低于1000噸,儲備量3000噸以上,品種20個以上,并在市內設立20個蔬菜直銷點。
農業部門確保日上市生豬1800頭,100噸鮮奶上市。同時,在市內的16個農貿市場和4個社區設立12個蛋禽直銷點。對運到市內定點屠宰場屠殺的生豬每頭補貼30元,對進駐批發點的商家給予每車50元至100元的補貼。
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李軍說:"‘抗凝凍保民生’,就是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
雪凝趨緩市民開顏

2008年1月20日,工作人員往凝凍路面上撒防滑沙。 由于連日低溫,320國道貴州省凱里市境內路段多處出現凝凍,導致車輛滯留。當地公路部門啟動自然災害緊急預案,組織人員緊急處理凝凍路面,引導車輛安全過境。 新華社發
2月2日一大早,久違的太陽光隱隱約約地照耀著被冰雪覆蓋的貴陽城,持續半個多月的雪凝重災天氣終于放緩腳步,暫時停止了對這座城市的肆虐。據氣象部門預報,當日貴陽市的氣溫已回升到0攝氏度。
貴州省氣象臺根據最新氣象資料綜合分析,2月2日以后貴州天氣將暫時趨向好轉,前期中東部維持的嚴重雪凝天氣將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
中午,貴陽街頭明顯比往日熱鬧,盡管街頭還堆積了大量冰塊,但人們走路已一改十多天來鞋綁草繩、亦步亦趨、小心翼翼的狀況,步伐顯得輕快而有力。人們的心情也一掃陰霾,臉上開始露出笑容。屋檐下幾十公分長的冰條也相繼溶化。
正在鹽務街頭一煙花攤點購買煙花的王先生興奮地說:"壓抑了十多天,水沒了、電沒了,現在老天終于放晴了,今天多買點煙花,春節放個夠,把壞心情釋放掉,希望來年不要再遭受這樣的天氣。"

2008年1月20日,黔東南州錦屏縣電力職工搶修遭受冰凍災害的電力設施。 新華社發
在公司上班的劉先生說:"自己原來擔心今年春節要寒冷中度中,現在看來是多余的,市委書記都說了,必須急群眾之所急,要努力保障供水、供電、供氣。我們能溫暖過冬,要感謝現在還奮戰在一線的武警、電力、電信等部門的同志啊。"
而由貴陽文明辦及各新聞媒體共同發起的"綠絲帶市民互助活動",卻在這個嚴冬喚起了大家的互助熱情,目前全市已有5000個司機參加的綠絲帶活動,已經給無數受災群眾送出愛心,給予及時幫助。飄揚在貴陽的大街小巷的"綠絲帶",成為貴陽無情寒流中的一道暖流,溫暖了廣大市民的心。
據貴州省氣象臺預報,從4日晚上開始,貴州又將受西北方向冷空氣影響,氣溫又將下降。但與之前的雪凝災害天氣相比,危害程度不會有太大。記者采訪的市民均表示說,政府應付之前的重大災情都顯得從容不迫,讓他們到了希望。大家相信,在政府的綜合協調下,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眾志誠志,團結一心,再大的災害都能夠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