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之戰再度打響 多少人成為考奴?
◎本港記者 廖強
國家公務員報名昨天已經進入了第三天,盡管不少考生仍然觀望著,可不少心急考生已經出手,職位冷熱“顯山露水”。傳統“熱衙門”人數漲勢強勁,而小語種、技能類、艱苦崗位這三類職位目前過審人數稀少,能否“翻身”還需時間檢驗。昨日“領跑”眾崗位的依然是廈門海關一職,2859:4尚無崗能及,截至記者發稿時,在蘇崗位過審人數已有7000人。(《揚子晚報》 10月18日報道)
一年一度的“國考”之戰再度打響,無數“戰士”嚴陣以待、蓄勢待發,就等著“決戰”之日在考場上大顯身手。不過,考場如戰場,能笑到最后的也就是那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的人,大多數人恐怕只能又一次的在考完后默默的安慰自己:“沒關系,就當吸取經驗了,下次在努力。”
現如今,公務員的頭銜已經成為了讓大多數年輕人魂牽夢縈東西,工資高、福利好、工作穩定等等優厚的待遇,的確是相當的誘人。于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全身心的投入到公務員(包括一些“類公務員”,例如行政事業單位)的考試當中,甚至輾轉于各個省市之間,不斷的參加各地的公務員招考,其對公務員的向往之心,有如“范進”,真是不知,如果有一天他們得到了錄取的消息,會不會像范進一樣“喜極而瘋”。
越來越多的人成為“考奴”,顯然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而造成這種社會現象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激烈的社會競爭下,人們對一份穩定工作的渴望,而公務員這種職業幾乎迎合所有人對于工作待遇、環境、福利的要求,自然也就火爆了。
其實,360行,行行出狀元。北京才子陳生,是繼陸步軒之后,又一個靠賣豬肉起家名牌大學生,現在已經在廣州開設了近100家豬肉連鎖店,營業額達到2個億,被人稱為廣州“豬肉大王”。 揚州大學體育學院鮑斌,大三時由于家境貧困,休學在學校門口買蛋炒飯,辛苦一年,靠著炒飯掙了10萬元。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無疑都告訴我們,只要我們肯踏踏實實的做事,在任何行業當中,都能煥發自己的光芒。
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報名還在繼續之中,不知道今年能有多少考生笑傲考場,只希望那些多年參加公務員考試,卻一再落榜的考生們,能理智的規劃一下今后的人生,早日丟掉“考奴”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