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坐”親屬的計生行動讓法治淚流滿面
4月7日,廣東普寧啟動“二孩結扎專項行動”,政府帶走“外出二孩戶”的親屬,并稱不結扎者將被取消個人以及親屬的宅基地申請,取消他們的年終分紅,不給他們的孩子上戶口。對于民眾所說的“關人”普寧計生局稱系“辦班學習”,目前在“學習”的節育對象有1377人。(南方農村報4月15日報道)
計劃生育政策解決了人口增長過快的大難題,利國利民毋庸置疑。但對于傳統生育觀念深厚的地方來說,不少人想逃避這項強制規定也屬于人之常情。猶記得,當年在生育觀念很傳統的地區,執行計劃生育的力度被當做官員考核的主要指標之一,以至于不少農村都出現過干部抓人拉豬的景象。后來,隨著行政治理文明化和人們生育觀念進步,計生行動也更加人性化。
但是,計劃生育作為官員的考核指標的時代并未結束。城鄉流動的開啟與活躍,導致超生現象的回潮為計劃生育的執行帶來了新的難度。確實,對于如何管理“超生游擊隊”,計生部門并沒有著力的措施。但“關押”非直接關聯的親屬,實現結扎計生的“圍魏救趙”,以無辜作為要挾,手段不可謂不狠。
抓來親屬,并非讓他們“學習”什么計生知識,來影響他們的觀念,進而實現對躲避規定者的教化。而是軟磨硬泡,借血緣紐帶逼迫那些的人海之中的超生人員現身。當地計生部門所信仰的,無非“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的厚黑之道。沒有辦法管理化整為零的超生者,就懲罰他們的親屬,這多像文明社會之前的“連坐法”,一人有錯,全家遭殃。只是很難想象已經歸于塵封的舊惡法,何以在現代治理中還有市場?
當地計生部門組織這樣一些留守的老弱“學習”,實際上是掌握了一批“人質”,他們是計生部門跟超生者談條件的一張“底牌”。作為親屬,超生者恐怕很難抱定消極抵抗的態度,繼續逃避面對,只有乖乖地就范,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什么條件都只能答應。可以想見,務工的鄉村在計生部門的“非常措施”之后必然十室九空,家業無人照料而荒廢,超生者千里迢迢“自投羅網”。
當地的“非常措施”,說白了,就是違法措施。沒有羈押權力的計生部門成了掌握刑罰的全能部門,而且還能自己創新途徑,拿無辜者做“釣餌”,讓目標人群自動“上鉤”。千余人無罪而被限制自由,極端失范下的權力恐怖主義,無疑讓每一個人都脊背發涼。羈押親屬來實現行政目標,顯示了權力控制行為的不擇手段。如此行政,雖然能達成所愿,卻也只是讓人敢怒而不敢言。作為行政部門,雖然需要創新工作方法來實現有效的管理,但在這之前請先考慮一下,權力的界限在哪里。
(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