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大學生"餓"三年得胃癌 他們需要更多關懷
21歲的大學女生小慧(化名)2008年考上湘潭某大學后,為了省錢,每天只吃一頓飯,很多時候還是兩個白面饅頭,一天的生活費不到3塊。一年之后,她被醫生確診為胃癌。(4月17日《瀟湘晨報》)
總有些感動讓我們無法釋懷,總有些震驚難以言喻,總有那么多平凡的人在很平凡的人生中撐起不平凡的篇章。對于新聞中的女孩,我們除了同情,更多的還是關愛與憐惜。女孩很懂事,知道父親賺錢不易,說了美麗的謊言,而父親,也相信孩子純潔的心靈,為孩子驕傲。本是人生中美好的溫馨的場面,卻因為突如其來的癌癥打亂了一切。
或許,我們可以詛咒上蒼,因為他割裂了人類一段真摯的情誼。然而,我們更該反思,尤其是身在校園中的人。女孩每天吃那么少,甚至不吃飯,她的舍友毫不知情么?知情了即便不能伸出援助之手最起碼可以向學校反映她的現狀吧。還有學校一般只刷卡,像這樣貧窮的孩子幾乎不會往外面買東西,只需查下消費記錄,那些低到可憐而且幾乎日日如此的學生是應該受到學校的特別關照的。可惜的是,這些人都集體消失了,硬是讓這女孩生活了一年,繼而留下了病根,不得不說是一個悲劇。
有人談到,突如其來的幫助很有可能打破一個學生的生活狀態,也極有可能讓孩子感覺受了侮辱,的確,這也是必須考慮的問題。因為關愛,最重要的是一顆心,如果學校大張旗鼓地開表彰大會似的炫耀自己的政績,那么也許會傷害某些學生敏感的自尊心,貧困出身的孩子大多是具備這樣的氣節的。故而,幫助他人,也需要采取正確的方式。
此外,新聞中的女孩,其實她應該更勇敢地生活,須知,到了大學,完全可以做家教補貼家用,平時,也完全可以在小吃店打工賺取正常的生活費。筆者就是農民的孩子,這些活兒,都曾經干過,后來,寫稿子能賺取生活費了才專心寫稿了。這其實需要轉變的是一種思維,剛開始在外打工遇到同學的確有些不好意思,可只要端正心態,知道自力更生遠比吃父母的要更讓人尊重,慢慢地也就會習慣了。
誠然,過分地拘泥于事件本身并不足以有普世效應,在大學的圍墻之內,還有很多的大學生,都和新聞中的女孩一樣,有著難以言喻的尷尬處境,需要社會更廣泛的貼心關懷。這種關懷,既包括直接的物質補償,更包括幫他們找兼職。而被幫助的學生也需要端正心態,窮不丑,只要有志氣,生活一定會有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