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安全再次被“震”到我們面前(圖)
玉樹地震來的“悄無聲息”,不久前專家們還信誓旦旦地說我國目前不會發生“破壞性地震”。和汶川5.12地震一樣,地震傷害最深的仍是學校,截止筆者寫稿時,統計出來的數據顯示,已經有70%的學校在地震中倒塌。學生傷亡人數究竟有多少,隨著救災工作的開展,這個數字得出來恐怕也不是那么困難。只是傷亡人數名單是不是繼續作為“國家機密”,同樣不確定。究竟有多少孩子成為地震的殉難者?我們都想知道,但又不愿意知道。這么多學校的倒塌,再樂觀的假設,這個數字仍然會像利劍一樣深深刺痛我們。
汶川地震后,那么多校舍不如附近民宅,一震即倒的現實,戳穿了我們虛妄地美好的對孩子安全的幻想。如果說汶川地震給我們敲響了必須認真落實孩子安全必須認真落實校舍安全的警鐘,那么此次玉樹地震則是以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孩子們在各級政府各部門的白紙黑字的文件上絕對安全的,校舍的抗震烈度也都是合乎國家要求的。
為何玉樹大多學校還是被震倒了?如果不是校舍豆腐渣,那就是此次地震威力特別大,超出了校舍所能抗震的烈度。難道我們不能把學校修的更質量一點?免得每次地震孩子都無處可逃!免得每次地震都讓孩子們成為最受重創的群體!此前網上流行一張“當美國軍車撞上校車”的圖片,被撞的校車安然無恙,軍車幾乎毀掉,令人唏噓。人家的孩子是孩子,我們的孩子就不是孩子嗎?又或者,地震對我們的孩子“情有獨鐘”?
孩子成為“重災區”,不只是被震出來的事實。十幾個月前毒奶粉帶給新生代及其家長包括社會的重創,十幾天前暴露出來的不安全疫苗造成孩子、家長生理心理難以愈合的傷痛,甚至前些日子校園門前見孩子就砍的行兇殺人,哪一次不是挾裹著諸多孩子身心健康的警告?而實際上,這些悲劇都有可能避免的,至少也不會這么慘痛。
像汶川地震帶給我們的永遠無法抹平的——校舍塌的利利索索,民居悲壯地屹立——這樣鮮明對比的尷尬記憶,那么多孩子的死傷,還不足以引及我們重視學校的建筑安全嗎?在舉國上下救災的語境中,責問當地政府、教育部門對學校校舍安全有無重視,有無失職瀆職行為,有些不合時宜。但學校的全面淪陷,孩子安全的令人堪憂,讓人不得不質疑:如此之多的學校坍塌,有多少人為因素在其中?
應該說,經過汶川地震的“洗禮”,人員的集結調配、物資的儲備和輸送、通信、電力、醫療、道路等方面的跟進救援,與汶川地震的混亂相比,條理比較清晰,有著相當大的進步。我們都知道的,相較于災前的安全措施,災后的救援算得了什么呢!災前采取安全措施,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而災后的救援,不過是盡可能地挽救幸運存活下來的生命而已。
同樣,相較于孩子的安全,前期扎實的保護措施、工作,孩子受到傷害后的及時救治、心理救助等,于那些失去生命的孩子而言,又算什么呢?這些工作,一樣沒辦法拯救挽回那些花兒一樣的生命。
所以,拜托能夠影響、甚至決定孩子們安全的權力者們,或者把學校的房子建得再質量些,建成永遠震不倒的房子,或者把政府門口的保安勻給學校幾個,讓他們為孩子們的安全站好崗,或者把疫苗把奶粉的從生產到進入孩子體內的全過程完全陽光化,諸如此類,有關孩子的房子、食品、藥物,吃的,穿的,住的,用的,以最高標準來搞,可以嗎?人心都是肉長的,別人的孩子因自己的不作為或亂作為而生命不再,換作是自己的孩子呢?別再讓血淋淋的事實來教育我們告訴我們怎么做了吧!
(那小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