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藥品暴利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在陜西省物價局的網站上,輸入恩丹西酮最高零售價為84.80元。也就是說,如果以出廠價為基準計算,這個藥的利潤率高達2000%左右,比此前曝光的蘆筍片(暴利為1300%)還要暴利。(5月27日 《央視 》)
暴利從來都是個無底洞。剛剛驚訝于1300%的暴利,現在卻又被2000%的暴利所打破。藥品暴利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看病貴已經成為老百姓心頭的痛。然而,究竟還有多少這樣的暴利藥在壓榨著百姓的錢包?究竟有多少本該救命的藥,卻以要命的價格出售?
暴利的背后必定意味著存在一條利益鏈條。在蘆筍片事件被曝光之后,湘雅二醫院新聞發言人曾對記者表示,我們希望媒體好好剖析一下此事,干脆把整個利益鏈條全部揭開,看藥品的暴利到底被誰拿走了,我們很冤。醫院是暴利的受益者,卻在喊著冤,估計是覺得自己的暴利拿少了。
暴利的最終受害者必定是患者。而藥品如此暴利絕對是不允許的。然而,媒體曝光了藥品暴利又如何?現在醫院里,蘆筍片是找不到了,恩丹西酮可能也跟著消失了。讓藥品消失顯然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這對于患者也是不利的。因為他們的病需要這些藥。然而,暴利卻不該由患者來承擔。
有人認為,藥品的暴利是國家發改委或各省物價局制定藥品指導價是“天花板價”,價格高得離譜。指導價為何也會得“病”?說到底,還是職能部門的錯。正因為職能部門沒有盡責,才使得患者成為冤大頭,僅靠媒體曝光,顯然是無濟于事的。
對藥品暴利不是沒有利劍。藥品之所以暴利得嚇人,關鍵在于職能部門不作為。即便是在制訂指導價時,也是漏洞百出,讓不法分子輕松鉆“洞”。政府的價格監管本來是用來杜絕暴利的,然而暴利“暴”翻了天,價格監管卻變成了虛無游戲。
在我看來,現在政府職能部門要做的是,一方面將暴利利益鏈條呈現給公眾,另一方面加大監管力度,在媒體的幫助下,借助公眾的力量,使暴利無處藏身。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揮刀自宮”,將自身的部門利益先切斷了。
監管自身如果存在不潔,藥品暴利就會層出不窮。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王軍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