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政府 比利時為何不亂
一年“無政府” 比利時創紀錄
打破戰后伊拉克“無政府”紀錄,看守內閣治下國家運轉正常
截至當地時間4月22日,比利時已持續了一年無正式政府,并因此創下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分析認為,該國地方行政權力運作有效,是保證國家維持正常運轉的主因。
“吉尼斯”收錄比利時
據悉,2010年4月22日,比利時荷蘭語政黨與法語政黨圍繞首都布魯塞爾大區行政區劃問題的談判破裂,荷語開放自由黨于2010年4月22日宣布退出比利時執政聯盟,首相萊特姆內閣辭職。
國王要求萊特姆暫時組成看守內閣,代行政府職責,直到各政黨達成新的組閣協議,組成新一屆政府。一年已過,新政府一直未成立。
戰亂之后的伊拉克曾創下過249天無政府的世界紀錄。比利時“無政府”狀態持續超過300天時,被指創造了新紀錄,但比利時媒體駁斥說,2003年至2004年期間,柬埔寨曾有353天處于無政府狀態。4月22日,比利時無政府狀態滿一年,成為世界歷史上“無政府”狀態時間最長國家再無爭議。
吉尼斯世界紀錄已經將比利時的這項“榮譽”記錄在案。其紀錄條目顯示:“比利時已經成為和平時期,沒有正式政府時間最長的國家。伊拉克仍然保持著持續沖突后沒有民主政府時間最長的紀錄。”
地方自治權保障秩序
歐盟和北約總部都設在比利時。在沒有正式政府的日子里,比利時全國運轉未受太多影響。
按照比利時法律,首相萊特姆的看守內閣現在無權決策重要事項,但在比利時國王的特許下,看守政府通過了2011年國家預算,繼續為公務員發工資,火車、公交車照常行駛,看守政府還負責調整油價、貨物稅、退休金和最低工資。此外,還派出F15戰斗機參加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該國報紙報道說“火車運行得比有政府時還好”。
比利時分析人士認為,除了國王的“幫助”,另一個主要原因可能是地方政府自治權限比較多,減緩了中央政府弱化帶來的影響。
據悉,看守內閣有可能持續到2014年議會選舉之時。這意味著比利時創造的世界紀錄將持續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