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是中國人的后代嗎
■4000年前東西方已經相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其實很近
解放周末:人類走出非洲最多5萬年,而全世界人共同的老祖宗距離我們最多約有20萬年,換一個角度來看,是否可以這樣理解:世界上任意兩個人之間的差異不超過20萬年?
金力:是的,民族也同樣如此,漢族和藏族的分離迄今只有6000年。
而且,以上推測都基于一個前提——走出東非以后,向東、向西的兩支人群幾乎沒有交流。他們走出非洲的時間大約是5萬年前,分開的時間大約是4萬年前。在之后的三四萬年內,他們都“看”不到對方。一旦他們相遇、交融,那么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將更小、親緣關系更近。
解放周末:東方與西方是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相遇、交匯的?
金力:我們所說的“東方”和“西方”都是廣義的。西方,既包括歐洲,也包括中亞人群。近年來,我們試圖通過墓葬中出土的古代遺骸,分析其基因特征,來推測東方與西方是何時何地相遇的。
在亞洲發現的最早的墓葬之一,在南西伯利亞,距今約3萬年左右,具有明顯的中亞特征。在新疆,已知的最古老的墓葬是位于塔里木南部的小河墓地,一共有五層,最早的距今4100年,此外還有洋海墓地,約3100-3200年前。前段時間,我們和吉林大學合作,分析這里兩個墓地中出土的古代遺骸。
解放周末:得出了怎樣的結果?
金力:我們成功解讀了52個古尸樣本中的35個,經過DNA檢測,發現那一地區那一時代的人,基因基本上都是混合的,既有東方的特征,也有西方的特征。從骨骼的形態特征看,他/她可能長得像西方人,但基因中有些人卻有東方人的特征,或者正好相反。我們研究了幾個名人,其中之一就是“樓蘭美女”。從外表特征看,“樓蘭美女”是北歐人的臉部特征,但基因分析卻發現,線粒體DNA是東亞人群的典型類型。
解放周末:在已經發掘的墓地中發現了基因混合的現象,這說明了什么?
金力:說明東方和西方相遇得非常早,早得超出了我們熟知的史籍。據史料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中西交流。其實,早在4000年前,尚無文字記載的時候,東西方就已經開始血緣互動。
為了驗證這一結論,我們系統研究了現在的南疆和北疆的不少個體,發現在他們的基因里東西方基因混合得相當均勻。這也就說明,他們確實混合得非常早,而且混合得非常徹底。不論是維吾爾族,還是哈薩克族,都是由東亞人群和中亞人群混合而成。與現在的歐洲人和東亞人樣本進行參照,維吾爾族里中亞人群的遺傳貢獻和東亞人群的貢獻大約各占一半。
解放周末:他們是通過怎樣的通道相遇的呢?
金力:我們推測,東亞人群進入新疆有兩條通道,一條是河西走廊,另一條則是經由阿爾泰山北面進入內陸。這兩個區域內有高山雪水的灌溉,土地肥沃富饒,適合居住,交通也不困難。
解放周末:早在張騫公元前100多年的“鑿空之旅”之前,民間就已經出現了異族通婚,民族融合的程度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金力:可以肯定,新疆地區是東西方人種支系的交匯點,2500至4000年前的新疆古代居民是東西歐亞大陸人群的混合人群,東西方交流最遲在那時起就已開始了。
鏈接
國際人類基因組組織(HUGO)成立于1989年,旨在促進和協調全球人類基因組的研究工作,制定統一標準,促進交流與合作。這個非營利性的學術組織,成員超過1000多人,遍布50多個國家,自1996年以來每年舉辦一次全球性的人類基因組大會。人類基因組組織的使命,是致力于實現人類基因組計劃,給全球人類基因組測序和繪圖。
(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