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割肝救女遭親友反對 妻子拒絕簽字
5個月大女嬰周舟不幸患上膽汁性肝硬化,27歲的父親周林(化名)被告知,孩子唯一的生路就是進行肝移植,而捐肝者最好是他或妻子。最近,對到底救不救女兒?周林的心情非常矛盾:自己有意割肝救女兒,但親友們都反對,怕孩子手術后活不長,又擔心年輕的他在割肝后身體被拖垮。大家可撥打本報熱線966965或登錄大渝網說出你的看法。
女嬰輸液 每天用藥11種
昨日,在兒童醫院內科住院部的病床上,5個月大的周舟頭上插著輸液管,小臉蠟黃。
當記者伸過手去,她居然拉著記者的手不肯松開,模樣惹人憐愛。
“女兒命太苦!敝芰纸榻B,女兒從5月3日住院來,連日輸液,每天輸液5次,從早上8點輸到傍晚6點多,每天要用藥11種,F在,周舟的手上和腿上都已布滿針眼。
喝奶就拉 女嬰患了肝硬化
“寶寶又瘦了!敝苤勰赣H張科一邊輕輕拍打周舟一邊說,周舟3個月大時體重是6公斤,5月初也是6公斤重,但住院到現在只有5公斤了。張科說,女兒吃得很少,連奶粉都消化不了,喝了就拉。“一般像她這么大的孩子都有十多公斤了,要喝200毫升奶,但她只能喝60毫升奶!睆埧七煅手f。
據周林介紹,4月30日,還在深圳打工的他接到開縣老家父母的電話,說女兒被查出患了肝炎,需動手術。他當即攜妻回家,不料5月2日帶女兒到重慶檢查后,才知其根本不是一般的肝炎,而是因先天性膽道閉鎖,患上了膽汁性肝硬化,必須換肝才能活命。而周林了解到,周舟換肝,需要約30萬元的費用,目前住院期間已花去1.7萬余元,也全是周林的親友湊的。
親友態度:男子欲為女兒捐肝親友都反對
“這幾天我飽受煎熬。”周林說,因妻子患有乙肝,周林決定由他捐肝給女兒。本月7日,周林積極聯系醫院,檢查身體,結果顯示自己符合捐肝要求。周林說,知道可以為女兒捐肝,他很興奮,但沒想到父母和妻子會反對。
妻子:拒絕在手術書上簽字
18日,本已決定做手術了,以為大家都會支持他決定的周林沒想到妻子首先反對,并拒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19日,當周林再度游說妻子簽字時,醫生卻查出周舟患上麻疹,手術只得暫緩!芭畠菏俏疑,我比任何人都希望她健康活著,但我們也不能不考慮父母!睆埧品Q,周林是獨子,是家里頂梁柱,如果他不能做事,加上孩子手術后每年又得花至少兩萬元的藥費,這對年邁的父母來說很殘忍。
周林說,20日,父母從開縣打來電話說,捐肝對身體有影響,不同意他為孫女捐肝。
昨日下午,周林母親哭著打電話告訴記者:“周舟是我的孫女,我也很疼她呀,但我們兩個老的都快70歲了,他(周林)要是割了肝,如果孩子手術后活不長,而他的身體有個啥子影響,我們怎么活喲?!”周母稱,老伴患了9年風濕性關節炎,不能干活,每個月都要花千多元藥費。
朋友:勸他要理性對待捐肝
周林的朋友陳華林告訴記者,周林家庭貧寒,周舟的病又很特殊,孩子接受手術后的存活期以及手術費用都是值得考慮的,他勸周林做決定之前一定要理性思考。周林說,他這幾天每天都要接到三四個電話,父母和親友們輪番勸他放棄手術。“我該怎么辦?”周林稱,如今他很彷徨、猶豫,不知到底該不該救女兒。
新聞縱深:如不肝移植 女嬰難存活
據為周舟治療的醫生介紹,周舟是因膽道阻塞造成的膽道閉鎖,繼而引起的膽汁性肝硬化,這種病情較少見,只有通過肝臟移植才能康復。
西南醫院肝膽外科主治醫師陳耿介紹,如果幼兒不及時救治,肝硬化將繼續惡化,演變成肝功能衰竭,最多只能存活約1~3年,最后導致死亡。陳耿說,因肝再生能力強,捐肝者捐肝后對身體影響不大,只要身體恢復得當,加上一定的營養,就可和正常人一樣生活。
據兒童醫院統計,至2008年底,該院已成功完成22例兒童活體肝移植,其中患兒移植時體重小于10公斤,年齡小于1歲的有13例,最小移植年齡為5個月的有3例,手術成功率95%。
根據中國肝臟移植登記系統(CLTR)去年首度公布的統計數據稱,目前全國肝移植已超過1萬例,存活時間最長達13年。
新聞面對面:“父母和女兒都重要”
昨日,心力交瘁的周林接受了記者采訪。
記:目前,你最大的壓力是什么?
周:最大的壓力來自我的家人、朋友等很多方面。
記:是指他們反對手術的事情嗎?
周:對。
記:你怎么看待父母的看法?
周:我理解他們的心情和想法,如果我救了女兒,因為身體受影響造成不能對父母盡孝,相反要年老的他們來照顧我和周舟,我覺得自己不孝。
記:現在還堅持要為女兒換肝嗎?
周:不知道,很困惑。父母和女兒都重要,父母需要我去贍養,女兒又那么小,每當看見她沖我笑時,我心里所有的煩惱一下都沒有了,如果不救她,是很殘忍的。
記:以后打算怎么辦?
周:很痛苦,每天閉上眼,滿腦子都出現女兒的畫面。我現在毫無頭緒,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專家呼吁:提高全民器官捐獻意識
“器官捐獻和移植挽救了無數終末期疾病患者的生命。然而,在我們身邊依然有許多病友因為等不到合適的器官而永遠離開了。器官短缺已成為阻礙器官移植事業發展的障礙。要想挽救更多病人,關鍵在于提高全民的器官捐獻意識,同時在政策法規上給予保障和認可!敝腥A醫學會器官移植學會副主任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長陳忠華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說。
專家呼吁,應在全社會加強器官捐獻觀念和知識的宣傳教育,增進公眾器官捐獻的意識和行為。有關部門應開辟和提供更加便捷的器官捐獻登記途徑,方便公民自愿捐獻器官,同時建立人體器官分配的共享信息網絡,提高器官分配的公平性和利用效率。
(董娟 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