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買房還是賣房(圖)
[導讀]為了付首付我已經把能想到的親戚、朋友都借了。如果將來我出一點點事情,比如我病了,或者必須拿出一筆5萬到10萬的錢,我的資金鏈就會斷。7折利率取消差點成為壓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
新民周刊2009047期封面
12月11日,青島,在振華路振華苑申購現場,幾百名市民爭搶領表申購經適房
2010,買房還是賣房?
2009最熱的關鍵詞是什么?
保八!
比保八還熱的是什么?
房價!
2008,房地產商在寒風中咬牙堅持,沒想到“豬堅強”真的等來了“解放軍”。“面粉”比“面包”貴、“買房就像搶購大白菜”……原本以為這些瘋狂的場景已經遠去,沒想到倏忽之間,居然卷土重來。
有人說,2008年房地產調整是一個偶然,也有人堅持2009年是中國在救經濟的同時一不小心把房地產業救得盆滿缽滿。到底是踩油門,還是踩剎車,從剛剛開過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人們獲得的是模糊的信號。
兩種不同判斷,“頂”與“底”的天壤之別。
2010,我們是買房,還是賣房?(張 靜)
房子,基本靠“搶”
政策的模糊性讓老百姓犯了難,現在這樣一個時機,到底是該買房,還是該賣房?
撰稿·張 靜(記者)
“這段時間大家不是買房,都在瘋狂地搶房!”一位趁著這波房價狂飆火速入行的中介朋友都不敢相信自己的運氣。
11月中旬的一天,北京,朝陽區安貞里的一套面積69平方米、報價139萬元的三居室剛在幾家中介公司掛出,從一樓到四樓的樓梯上就擠滿了幾十位聞訊趕來的中介和買主。據說個個神色焦急、手機聲此伏彼起,更有人堵著門向業主喊:“我帶定金了,不用給其他人看房了!”碰巧業主不在,是他母親開的門,老人家一輩子都沒見過這種場面,把心臟病給嚇出來了。
有買主接到中介電話,停下手頭一切工作20分鐘就趕到,看了幾眼就決定購買。他之所以如此急迫, 是因為10月初他在附近看中了一套類似的三居室,報價2.12萬元/平方米,剛一猶豫便被別人捷足先登。這3個月來他看的二手房少說也有30套,只要戶型、位置還不錯的,絕大部分當天就被買走。
首套住房貸款利率7折、二套房貸利率7折、營業稅減免……去年10月出臺房地產救市政策催生了今年房地產市場的紅火。而在年底各項“優惠套餐”有可能到期之前,購房者搶搭政策末班車掀起了樓市成交量的小高峰。據美聯物業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房貸市場以二手房過戶為主的交易類貸款成交量上漲明顯,漲幅60%左右。
在12月31日之后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免征時限將由2年恢復到5年的消息一出,朝陽、海淀、豐臺等熱點區域的房產交易大廳還沒上班門外就排起了長龍。
從多家中介的反饋來看,上海第二套房貸款利率從11月1日起就嚴格按照基準利率上調10%來執行。而在北京,二套房貸利率取消7折優惠則從8月就開始執行。
“非常幸運,我趕上了7折利率的最后一波,7月31日簽的約。”項東興奮地告訴記者,在此之前他的心情一度極為焦慮。“為了付首付我已經把能想到的親戚、朋友都借了。如果將來我出一點點事情,比如我病了,或者必須拿出一筆5萬到10萬的錢,我的資金鏈就會斷。7折利率取消差點成為壓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
項東是國內一家著名互聯網公司的部門總監,工作激情異常飽滿,晚上11點下班是家常便飯,每每半夜還泡在網上親自和競爭對手打口水戰。2009年唯一讓他在工作之外投入最多的,就是買房。
他原本有一套住房,自從妻子懷孕、岳父母搬來之后,房子明顯擁擠起來,買房計劃迅速提上日程。
“我自己也有一點模糊的投資想法,現在挺后悔,如果從去年就像盯盤一樣盯著房價,就不會錯過抄底。”
6月初,有朋友推薦了東五環的遠洋一方二期。2008年底房價最低迷之時,一位地產界人士曾言可以組織記者以每平方米9000元的價格團購該樓盤。而在6月9日記者陪項東去考察時,銷售員的“承諾價”已經漲到了11000元/平方米。
遠洋一方二期當時只準備先開11、12兩個樓盤,通往大路的“胡志明小道”上不時有卡車塵土飛揚地駛過。可以想見這兒未來幾年都會是一個嘈雜的大工地。縱然如此,項東還是毫不猶豫交了2萬元的“誠意金”排號。誰知開發商在收取了3000余購房者共計6000多萬元的“誠意金”后,卻遲遲不開盤。
“開發商太不厚道了!當初說7月份開盤結果推到了8月份,銷售原來口頭承諾的11000元每平方米漲到了13000元每平方米。雖然開發商的解釋是‘未能取得預售許可證’、‘原定開盤的200套房源約有9000余人登記搶購,遠洋地產不得不臨時決定加推200套房源’等等,實質上就是捂盤不售,為了隨行就市不斷上調價格。”
挨過了消化存量房的寒冬,樓市的驟然回暖讓開發商捂盤惜售之風再度蔓延。7月初項東的遭遇,只不過是一支序曲。
據北京多家房地產機構統計,12月份預計北京僅有35個項目進入市場,其中純新盤項目僅為11個,其他項目均是老項目后期加推新房源,“捂盤”行為昭然若揭。而被激怒的購房者們近日在某地產專業網的論壇上呼吁集體人肉搜索捂盤開發商,僅一天就爆出11個“疑似”熱點項目名單。
“大家覺得受到了欺騙,當時上百位購房人還為此圍堵了售樓處或者寫信舉報。我是拿腳投票,7月底在天通苑買了一套170平方米的四居室,每平方米8500元。”項東回憶說。
“北五環外的經濟適用房社區,加上裝修等其他成本已經達到了每平方米1萬元,我將來要多少錢才能賣出去?”他有些憂心忡忡,回想起“遠洋”更感到極度遺憾:“其實無論是每平方米1.2萬,還是1.4萬,相比今天的1.9萬,都是太便宜了。一套200平方米的房子,短短4個月,便升值了100萬。”這種懊惱,如同股民錯過了1600點。然而當他聽說天通苑的房子這段時間已經猛漲到了每平方米1.4萬、1.5萬,頓時開懷大笑:“我終于心理平衡了!”
折騰了大半年,買房塵埃落定,項東又開始為賣房焦慮。
“郊區沒有好的小學和中學,為了孩子將來遲早還是要換回城里。一位財經界的朋友建議我現在賣掉,他說明年房價會有一個低谷期,到時候再去抄底。我又擔心賣了房價還會繼續漲,這不就虧了?現在很多人都像我一樣糾結。”
專家之間也掐得厲害:有人說優惠政策取消對樓市影響有限,有人說,“連幾乎無條件支持房地產業的中央政府高層都對房地產炒作和價格暴漲膽顫心驚了。接下來到年末的20多天,是驚慌的炒家利用政策末期蜂擁出貨的時期。”有人放長線預測3年內房價必會碰到玻璃天花板,而此前某金融界大腕卻高調宣稱:5年內北京、上海房價將漲到每平方米30萬元!
有地產商依然在不管不顧地繼續捂盤,也有二線城市的地產商早在7月份便早早將手中已經封頂的樓盤以低于周邊每平方米500元的價格迅速清盤。這位在朋友眼中“永遠不敗的生意人”私下透露:“我已經賺到了暴利中的暴利,接下來無非是7000萬和8000萬的區別。沒必要為了追求那1000萬的利潤,去冒7000萬的風險。”
項東倍感困惑:“我到底該聽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