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被誣成“中國最瘋狂斂財校長” 狀告兩網站
濟南時報消息 近日,曾被多家網站稱為“中國最瘋狂斂財的校長”的河南省新蔡縣彌陀寺鄉中心學校校長曹鑫,以網帖內容嚴重失實、網站拒絕刪帖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為由,將發帖人及拒絕刪帖的廉政維權網、西部農村網告上法庭,要求其立即刪除侵權文章,為他恢復名譽、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并賠償各項經濟損失5萬元。
意外成了“中國最瘋狂斂財的校長”
在彌陀寺鄉中心學校,校長曹鑫告訴記者,2009年9月下旬,他的一個親戚突然打來電話,說在網上看到了反映他經濟問題的帖子,上面不僅列舉了他瘋狂斂財的許多事例,還把他稱為“中國最瘋狂斂財的校長”。正忙于新學期開學工作的曹鑫聽到這個消息,趕緊上網搜索,發現自2009年8月份以來,一個題為“中國最瘋狂斂財的校長:曹鑫”的帖子開始在網上流傳,并已被全國十多家網站轉載。
通過搜索引擎和已被曹鑫下載并公證的網頁,記者看到該帖不僅顯示了曹鑫的個人資料及任職履歷,而且詳細羅列了他的九種“斂財手段”。此外,該帖還列舉了曹鑫在公開場合辱罵教師、向老師攤派招生任務等“惡劣行為”。
曹鑫告訴記者,他看到帖子后感到十分震驚:他原來在鄉初中擔任校長,2008年4月才開始擔任鄉中心學校(中心學校負責管理全鄉中小學)校長。任校長以來,他工作盡職盡責,經濟上對自己嚴格要求,何以竟成了“中國最瘋狂斂財的校長”?自己就是教師出身,從教二十多年來,曾多次被評為省市優秀教師,又何以會辱罵教師?網站怎能讓人這樣胡說八道?
紀檢調查一個月發現網帖失實
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去年10月9日,曹鑫向新蔡縣紀委和縣教體局寫出書面申請,要求對互聯網上反映的自己的經濟問題進行立案調查。
在新蔡縣紀委,記者采訪了負責調查此事的監察二室主任徐曉峰。據徐曉峰介紹,紀委組成調查組,用近一個月的時間對網上反映曹鑫的九個問題進行了認真調查。調查組沒有發現曹鑫個人有經濟問題,帖子內容與事實嚴重不符。有些問題雖存在,但經過了相關部門批準,不屬曹鑫個人行為。
采訪中,徐曉峰告訴記者,調查不僅沒有發現曹鑫的經濟問題,相反還發現,由曹鑫擔任校長的彌陀寺鄉中心學校賬目比較規范,收支管理也很嚴格。學校賣廢品、舊報紙等收入的幾十塊錢,都入了賬。“這在一個地處偏僻的鄉鎮學校,十分不易。”
縣紀委調查結束后,曹鑫又向有關網站打電話,告知調查結果,要求他們向紀委核實后將有關自己的帖子刪除。這一次,大部分網站都將帖子刪除,部分網站雖然答應刪帖,但要求曹鑫交納刪帖費。個別網站仍然對曹鑫的合法要求置之不理。還有一些網站,今天刪除后明天再掛上。
在多次溝通無效之后,2009年12月,曹鑫將拒絕刪帖的西部農村網(陜西)和廉政維權網(湖南)及發帖人告上法庭,要求他們立即刪除侵權文章,為他恢復名譽、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并賠償經濟損失。
專家呼吁建立網絡內容失實追責制
“西部農村網”總編輯王輝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承認,他們網站有關曹鑫的帖子是從其他網站轉載的,網站自己沒有再作核實。
王輝說,互聯網是一個容量很大的虛擬空間,如果要求網站對網上的每一條內容都進行核實,目前還不可能做到。所以,網站的一般做法是,如果有人提出異議,且能提供相關部門證明,他們才會刪帖。“如果誰讓刪就刪,互聯網就沒有意義了。”王輝說。
廉政維權網一位姓何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網站有關曹鑫的內容,也是從別的網站轉載的。接到曹鑫提出異議的電話后,他們已經通過跟帖的辦法,發表了曹鑫為自己辯白的內容。
鄭州大學法學院劉德法教授認為,國務院頒布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制作、復制、發布、傳播含有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內容。如果網站因為容量大而放棄必要的核實和把關義務,則很容易因為侵權而受到法律的追究。
劉德法教授表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站內容把關人角色意識淡薄,部分網絡媒體為吸引眼球而刻意追求新奇怪異,故意聳人聽聞以制造轟動效應等原因,已經使網絡媒體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因此,建立網絡內容失實責任追究制度,已經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