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和母親合謀毒死父親后碎尸滅跡
臺海網7月31日訊 “實習大學生與母親合謀,殺死父親并碎尸。”昨日下午,泉州南安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警方成功破獲了梅山惡性碎尸案,令人吃驚的是,犯罪嫌疑人蘇美玲(女,39歲)、羅金星(男,22歲),南安詩山鎮坊前村人,二人為母子關系,而受害者羅某湖是羅金星的父親、蘇美玲的丈夫。羅金星在作案時還大學正在實習的大學生。
對該案的成功偵破,南安警方表示,這是近幾年來,難度最大,偵破最成功的一起案件。
報警 溪邊發現一段無名尸塊
今年6月18日,南安市公安局梅山派出所接群眾報警:在梅山鎮東溪流域新藍發電站水壩段下流溪邊發現一段無名尸塊。
經法醫初步檢驗鑒定,該尸塊為男性,有人為工具痕跡,年齡在25-40歲之間,身高約165cm,體形中等,左大腿外側見七點不明深色印記。南安市公安局領導對此高度重視,調撥40余名警力組成專案組。
專案組以查找尸源為核心工作,在以物找人、以人找人上做了大量的偵查工作:一是通過有線電視、懸賞通告、召開村治保主任會議等形式,大量收集社會信息進行分析過濾;二是以案發現場為中心,向周邊村落及東溪流域上流輻射,開展地毯式的摸排訪問;三是對失蹤人員進行專門的摸排比對工作;四是對發現的尸塊進行詳細的信息解讀。
線索 DNA比對確定死者身份
7月23日下午,案件偵查出現轉機。據知情人提供:詩山鎮坊前村近期一名失蹤的中年男子羅某湖患有風濕,手腳有被針灸留下幾點深色印記,與無名尸塊的特征比較吻合。
圍繞這一線索,專案組立即展開下一步工作:一是通過技術支撐,對尸塊與失蹤人員羅某湖進行比對;二是圍繞羅某湖失蹤前的活動情況和社會關系展開外圍調查工作。
7月27日下午,經過DNA比對發現,該尸塊系羅某湖,男,40歲,詩山鎮坊前村人。
調查 母子表現反常被鎖定
死者身份確認后,發現其家庭關系及社會關系較為復雜,社會反映也較復雜,死者的感情、經濟、鄰里家庭瑣事等均有可能引發命案。
警方進一步工作發現,羅某湖在6月8日失蹤后就不曾出現,而其妻子蘇美玲直至7月8日才向警方報警,同時她對丈夫的失蹤表現反常,甚至還辯稱丈夫已外出打工,言語中既鎮定自若又有破綻;通過對羅某湖的家庭關系外圍調查,專案組得知羅某湖平時染有賭博惡習,經濟較為拮據,平時家庭關系緊張,夫妻關系不和諧,常有毆打妻子的行為;羅某湖失蹤時,其兒子羅金星剛好從廣西南寧實習回家;為了偵查工作的順利開展,警方對蘇美玲、羅金星的生活起居場所進行秘密偵查,發現他們具備作案條件,結合羅某湖失蹤后他們的反常表現,警方認為蘇美玲、羅金星有重大作案嫌疑。
案情 母子合謀毒死人后碎尸
7月29日上午6時30分左右,羅金星接到蘇美玲的通知從南寧趕回詩山鎮時,專案組認為時機已經成熟,立即對蘇美玲、羅金星進行抓捕。
歸案后,蘇、羅在警方的強大審訊攻勢下,心理防線徹底崩潰,交代了作案的全部過程。經審理查明,近兩年來,羅某湖的家庭成員關系不斷惡化,夫妻關系、父子關系不和諧,加上羅本人染上賭博惡習,外有不少欠債,各種因素相互交集,造成蘇美玲、羅金星母子2人認為羅某湖活著防礙了家人的幸福,于是萌發將羅某湖殺害的念頭。
6月5日下午,蘇美玲、羅金星母子到詩山鎮街上購買毒藥,藏匿等待時機。因羅某湖患有風濕,睡前經常要喝一杯自釀的藥酒。6月8日晚上9時左右,蘇、羅母子事先在羅某湖飲用的酒中下毒,造成羅某湖中毒身亡,而后將其抬進餐館地下室進行肢解,并于次日晚上分幾次拋尸于東溪流域等地方。作案后,蘇、羅母子為了迷惑族親和逃避公安機關的打擊,制造了羅某湖外出的理由在社會上傳播,并于7月8日向警方謊報稱羅某湖失蹤。
嘆息 羅金星作案時還是學生
“與母親謀害父親羅某湖時,羅金星還是集美大學的大學生,因為今年要畢業,羅金星在廣西南寧實習打工。兩人毒死羅某湖后,因尸體不好處理,母子便用砍骨刀碎尸,或扔到河里,或埋在地下處理。”辦案民警如此稱。
據悉,羅某湖與蘇美玲兩夫妻在24年前自由戀愛結婚,結婚時,蘇美玲只有15歲,兩人育了一女一子,其長女已經嫁人,案發后,在外地打工的長女依然不知娘家發生如此慘案。
目前,蘇美玲、羅金星母子二人因涉嫌故意殺人罪已被南安警方刑事拘留,全案仍在進一步的審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