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一男生沉溺電腦游戲“深度中毒”弒母自殺
李某的母親被抬走。
據當地媒體報道,16日上午7時,釜山警方接到報警,得悉一名婦女在南區大淵洞家中臥室死亡,隨即趕往現場調查,結果還在陽臺上發現吊死在燃氣排管上的初中生李某,并在他書桌上發現一封遺書,上寫“媽媽因為我玩游戲責罵了我,我做了無法原諒的事情,對不起。”
沉迷游戲母親屢勸無效
據警方透露,這一家人去年11月從慶尚南道金海市搬到釜山,家中除15歲的李某外,還有他12歲的妹妹。其父從2000年起長期在海外出差,其母金某也因在照相館工作而下班時間很晚,兩個孩子平時缺乏父母關心。李某從小學五年級開始沉迷計算機游戲,尤其喜好動槍動刀的暴力游戲。為了玩游戲,李某經常不去補習班上課,周末更是在房間玩至凌晨兩三點。為此,母子二人經常在深夜爭吵。李某去年曾三次接受專業機構的“深度游戲中毒”咨詢,但成效不大。
警方在尸檢中發現金某臉部有碰傷、青腫、指甲刮傷等傷痕。李某的妹妹說:“媽媽和哥哥經常因為哥哥玩游戲吵架,前一天晚上11點左右還吵過架,比平時吵得更兇。”
警方初步認定,這名“游戲中毒”的中學生因母親阻止自己玩游戲而氣怒之下扼死母親,隨后因自責和恐懼自殺身亡。
“游戲中毒”成韓社會問題
韓國女性部長官白喜英16日晚聞訊趕赴釜山。她在慰問死者家屬后表示,這一事件顯示出青少年因網絡游戲中毒帶來的社會危險性。這一事件發生在釜山主辦規模盛大的國際游戲節前夕,因而給韓國社會帶來巨大沖擊。
事實上,“網絡中毒”在韓國已成為廣泛的社會問題。韓國國會議員提交的調查報告顯示,韓國有100萬青少年處于不同程度的“游戲中毒”狀態。今年以來,韓國已接連發生3起因沉溺網絡游戲導致的孩子殺死母親、父母餓死孩子的事件。
韓國國內主流觀點認為,網絡游戲在給游戲行業帶來豐厚利潤的同時,也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游戲產業界應承擔起社會責任。
據悉,韓國國會目前正考慮禁止深夜至凌晨時段向青少年提供游戲服務的“強行停業制”。一些業界人士指出,韓國雖實行網絡實名制,但借用盜用他人名義上網比比皆是。同時,由于強行停業涉及游戲認定,實際操作難度很大。一些惡性事件看起來與網絡游戲有關,但實際上是學業壓力、家庭矛盾和社會環境等問題引發的一種表象,關閉網游只是隔靴搔癢,解決不了問題。
對此專家指出,撇開家庭背景、社會環境等因素,處于“中毒”狀態的青少年無法自我克制,心理輔導也成效有限,因此只有對網絡產業進行限制或由產業界自我克制。強行停業制雖不能徹底消除網游弊端,但客觀上能緩解青少年網癮。據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