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大選:一場游戲一場夢
劉洪波:緬甸特色的大選
沒有人能否認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游戲,問題在于明知這是一場并不公正的游戲,你的態度是什么。
精心的準備之后,“緬甸特色的民主”就要開場。20年來的首次大選,選舉的將是75%的議會議席,另外25%的議席,已被保留給軍人。憲法還規定:總統必須具備軍事背景,軍人在執行公務時所采取的任何行動免遭起訴,總統權力將受到三軍總司令制約,若軍方頒布緊急狀態總統要讓權給軍隊兩年。
軍隊在政治中的存在,不止于此。參加選舉的最大政黨——鞏固與發展黨,由“不穿軍裝”的軍人主導。這個黨的成員據稱占到緬甸人口的40%以上,其首領幾個月前還被稱為將軍,現在他們不再被稱為將軍,只是因為憲法規定軍人不得參選。
20年前,昂山素季領導的政黨曾經嬴得選舉,而軍人拒絕交權。
20年準備,緬甸終于可以通過一種名為選舉的儀式,為軍政權冠以“文官執政”的稱號。易名活動確實精心打造,國名、國旗、國都、憲法都有了變化,而軍人掌握權力,這必須是沒有懸念的。當然,如此長期的準備,懸念也一定是不會有的。
然而,在一個軍人可以直接穿軍裝進行統治的國家,軍人必須改換衣服,這究竟也算是進步。因為如果可以不換衣服,更換衣服就是不必要的。既然必須更換衣服,至少不可以說比連衣服都不需要換一下更糟。
軍方需要一張選票來背書民意上的合法性,選票作為一種定期機制,長期而言可能使軍人執政產生變數。所以哪怕短期來說,事實上的軍人執政并未改變,但長期來說,比起連選舉也不要有來說,有選舉還是好上許多。這可謂軍政權與民眾的雙贏。
根據官方數據,緬甸的新憲法,獲得了92.4%的支持。這就是說,軍人權力在國家政治中的合憲存在,名義上獲得了超過9成的同意。緬甸的權力,將由不穿軍裝的軍人為穿軍裝的軍人站臺。懸念在于,前者完全執行后者的意志,這樣的局面能夠持續多長時間,并且,既然有了選舉,不穿軍裝的軍人又是否能夠長期贏得選票。
一場旨在為專制換上民主外衣的選舉游戲,不能說“還不如沒有”。民主,有一點比一點都沒有好,有一件外衣比連一件外衣也不要好,選舉75%的議席比所有議席都不經選舉好。無論如何,“緬甸特色的民主”,應該算是民主化方向的一個步驟。當然你也可以說這是“緬甸特色的專制”。作為民主它并不合格,作為專制它開始不再純粹。軍政權“專制不能,民主不甘”,而對于民眾來說,這是民主議題從有無轉到多少的開端。
哪怕設計者的宗旨并非為著民主,哪怕它是為著軍政權的“長治久安”,但至少“緬甸特色的民主”可算是專制對民選政治的一個回應。而選舉的盒子一旦打開,長期演化不會服從專制者的意志。
斯偉江:緬甸大選,武夫的新裝?
90年大選,緬甸軍政府輸了大選,卻不認賬,反而將贏得大選的昂山素季軟禁起來,直到今天,仍未釋放。20年后,緬甸軍政府又開始要搞大選,號召民眾投票,按照《東方早報》今天的報道,“政府催著人民投票”,這不由得讓人想起街上要便宜賣金佛給人的騙子,佛教國家的緬甸軍政府真的立地成佛了?
事情,顯然不會超出常識。緬甸的大選,先是制定游戲規則,如總統要由具軍事背景的人擔任;在各級議會中,25%的代表名額保留給軍人;緬軍最高司令在國家陷入危機時可接管政權;軍人在執行公務時所采取的任何行動都免遭起訴,等等,其次,軍政府組織了一個政黨,你不用管它叫什么名字,你可以叫軍政府黨。據報道,它的黨員占全國人口的40%。這么一算,起碼,軍政府手握65%的議席。第三,10個反對黨中最大的五個被排除在選舉之外,更是讓軍政府穩操勝券。當然,有人說,昂山素季的政黨不該拒絕這次大選。昂山素季何嘗不想參與競選,只是,你想想后果。
舉個例子,《鳳凰周刊》在揭露中國功夫所謂天下無敵時,講到,中國散打和泰拳比賽時,曾一改以前請外國二流、乃至不入流的選手來參賽的狀況,請了五個泰拳高手,但是,“中國功夫VS職業泰拳爭霸賽”,最終以中方4:1大勝泰拳而終場。泰方緣何會“慘敗”,是中國功夫太厲害,還是外國武術太弱? 世界拳擊理事會泰拳委員會的技術官員托尼賽后含蓄地表示,裁判不夠中立,中斷比賽次數太多,“現在中國選手并不需裁判來幫忙了。”他還強調:類似比武應該挑選第三國裁判來執法才顯公平。實力和資歷勝過中方選手,但在中方主場,按中方規則,外國拳手經常慘敗,類似情景不只出現在中泰武術爭霸擂臺上。近些年來,打著中美、中俄、中日武術對抗名義的賽事舉辦過多次,每次都是中方以絕對優勢獲勝。但在各國格斗家大顯身手的國際權威的職業武術搏擊賽上,則鮮見中國人身影,而中國選手在不多的海外參賽記錄中,往往表現得不堪一擊。
緬甸大選何嘗不是一場按照軍政府規則舉行的比賽,昂山素季的政黨如果上場,豈不是也是一樣輸給“緬甸軍功夫”?憑空給軍政府的大選合法性、大選結果背書?國內有的媒體居然認為昂山素季不參選是失算,哪里算得上懂行情呢?昂山素季的政黨90年就顯示了自己的實力,20年過去,緬甸軍政府沒有改變,反對派的基本面也不會有很大變化。如果大家記性稍微好一點,就會記得2007年緬甸的僧侶大游行,托缽僧本是緬甸民眾最尊敬的群體,也不滿軍政府的殘酷統治而上街,最后,子彈勝過了木魚,鮮血染紅了僧袍。然而,3年過去,民意會改變?中國前駐緬甸大使程瑞聲說得好,“昂山素季只是一個學者,但為什么她具有這樣的重要性?是因為回國后,她作為一個反對黨的領導人,代表了一定的民意,這使她并不完全是一個象征,而確實有她的代表性,有一定的群眾基礎”。
緬甸這次競選,不讓外國觀察員參與,僅僅指定幾個地方讓別國的大使來參觀,據報道,最后只有友好非鄰邦朝鮮大使參與,歐盟大使等拒絕參與。外媒也不能自由采訪。這種功夫比賽,還不如中泰拳王爭霸賽,后者還是電視直播的。緬甸大選,既制定了對自己有利的游戲規則,又不敢真正按照這個游戲規則辦事,這樣的游戲,確實沒什么好看!和中國功夫一樣,要是用國際規則來進行競選,軍政府的政黨,恐怕也是不堪一擊的。
現在有國內外媒體說,給點掌聲吧,畢竟人家在搞選舉了,比沒有大選的國家總要好很多。我看也未必!1990年選過,民意被強奸一次,20年后,人家既要強奸,又要你裝出很HIGH的樣子,勞民傷財,浪費表情,無非就是給美國人看看,我們這次是和奸。進步在哪里?
遠不如我們東鄰華麗家族的血緣繼承制!簡單、直率、節儉,且不用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