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堅強"失去橋墩倒垂河面 仍有大量村民通行
在揭陽市惠來縣葵潭鎮西北側的溪口村,有一座橋梁失去了若干個橋墩。橋墩消失后,約20米的橋面像一根面條一樣被拉長,倒垂在名為龍溪的河面上。
昨日,村民告訴記者說,橋墩是在2010年10月持續兩天的暴雨引發的洪水中被沖毀的。如今已經過去了近4個月,這座寬約1.5米的水泥鋼筋橋面耷拉在龍溪河面,最低處距離水面不足一米,盡管走在上面還可以感覺橋面在顫動,可它照樣還是可以承載村民駕駛的摩托車、三輪車通行,這座橋也因此被當地村民戲稱為“橋堅強”,而有網友則把這座橋的視頻發到網上稱之為“史上最牛的‘倒拱橋’”。
這座“倒拱橋”連通周圍5個村落,村民說橋建成于上世紀70年代,在大約十年前經過維修更換過橋面,日常為周圍村莊的近萬人提供通行。
“過這段‘彎’的時候要先減速,下到底的時候不能減速了,要加速一鼓作氣沖過。”一位剛剛駕駛摩托車通過“倒拱橋”的村民在解釋他已經掌握的“難度技巧”時說。
在失去橋墩支撐后的這段橋面,因為拉伸,橋面上已經可以看見明顯的裂痕。“你走在中間,跳幾下,會抖的。”一位上了年紀的村民挑著擔子走過時說,他肯定這個橋撐不了多久。
葵潭是廣東省中心鎮,也是揭陽市重點鎮。村里和當地政府目前還沒有對這座橋采取維修,村民對安全表示了憂慮。“之前就有人開(摩托)車直接開到了河里”,一位在橋下水邊洗衣服的婦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