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病兒瀕死父母拒絕援助 稱把錢留給別的孩子
周芷涵。
9個月大的四川“膽閉嬰兒”何順治,他的父母多次放棄醫療和網友的愛心救助。
張蕓萱。
男嬰患病需30萬手術費 父母拒援情愿“等死” 網友報警要求強制救助 醫生呼吁“膽閉”應入醫保
這是一個病童父母與愛心人士之間有關“救與不救”的爭議。
7月9日,一條微博引發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在上海市仁濟醫院外,一名來自四川農村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以下簡稱“膽閉”)的男嬰正露宿街頭,而他的父母卻拒絕了愛心人士和醫院的幫助,寧愿抱著孩子“等死”。當晚,就有網友趕赴現場并表示愿意捐錢捐物來救治孩子。然而,參與救助的網友卻陷入尷尬——孩子家長仍堅持放棄治療,并拒絕送孩子去臨終關懷醫院的建議。在網友多次報警堅持下,病童近日再次被送進了醫院。
誰有權利決定病童是否要救治、如何救治?誰來出面解決“拒援”尷尬?
有醫生呼吁應推動“膽閉”患兒親體肝臟移植手術納入醫保,減輕患兒家庭負擔,拯救孩子生命。
文/本報駐上海記者 李媛 賀涵甫 圖/本報駐上海記者 李媛
“膽閉男孩”何順治只有9個月大,他的父母是來自四川珙縣的普通農民。在微博關注前,他們已經歷了多次在治療與放棄之間的掙扎。
多次放棄
“把錢留給別的孩子”
今年4月,何順治由父母帶著希望從四川帶到上?床。⒆∵M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在做完膽囊引流手術之后,他的病情曾短暫好轉。盡管醫生曾告知需要肝移植才能根治,但在高達十幾萬的手術費面前,小順治的父母還是決定出院。隨后,小順治病情加重,家長又讓他住進了重癥室。然而數天后因感到無力承擔費用,他們再次決定放棄治療。
盡管兩次放棄,但當兒子又一次發燒時,何爸爸被一位四川老鄉告知“這個病很嚴重”,便到上海仁濟醫院求助。也就是在這里,他們遇到了來自搖籃網的“愛心媽媽”Julie和周阿姨。
當時,何爸爸曾對Julie表示,愿意用自己的命來救孩子。于是,被感動的“愛心媽媽”多方奔走,終于讓何順治在7月2日第三次住院。不過,由于治療幾度停頓,何順治已經形成敗血癥,情況危急。在醫生講解病情后,何爸爸第三次決定放棄,并對“愛心媽媽”們表示“把錢留給別的孩子吧”。7月4日,何順治完成了“三進三出”的醫院歷程。
據了解,2010年四川珙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為5640元。何爸爸告訴記者,自己去仁濟醫院求助時,身上只有一千塊錢,將來孩子治不好,他們夫婦都要留在上海打工把以前欠的錢還上。
“醫院說要先治療敗血癥才能決定是否移植。這些要30萬,而且30萬還不一定能治好。這個小孩能救就救,實在不行就算了!焙伟职终f。
微博爭議
誰有權利為孩子選擇?
這時候,大多數愛心人士表示理解并尊重家長的選擇,他們提出了幾個“善后”方案:愿意回家就籌款提供路費;愿意留下就幫助聯系臨終關懷醫院,由愛心人士出資讓小順治走得“不那么痛苦”。也有小部分人認為,應該繼續勸說家長重拾治療。
但是令“愛心媽媽”不解的是,最后家長拒絕了所有方案——他們寧愿忍受上海悶熱的天氣和夜晚蚊蟲的叮咬,抱著腹脹如鼓的何順治,白天在兩個醫院之間流浪,晚上在醫院大堂地板上,鋪幾張從醫院找來的紙板過夜。
一籌莫展時,有人想到了借助微博的力量。7月9日,北京的“愛心媽媽”王昱發布求助微博,當即有多位加“V”微博網友表示愿意幫助解決治療費用,不少上海本地網友立刻付諸行動。當天晚上,在微博熱心網友的輪番勸說下,何爸爸答應讓孩子入院,但第二天上午,家長與孩子從醫院消失。
10日下午,有微博網友再次找到何爸爸并說服“成功”,接下來卻又是反悔。7月12日,“愛心媽媽”們再次提出送孩子去臨終關懷醫院,但何爸爸只是勉強微笑著搖頭,反復說:“不麻煩你們了,謝謝你們幫了我們很多,我們不治了。”
愛心人士始料未及的是,整個救助過程在微博更新,也招來了部分網友的指責:憑什么以“愛心”的名義干涉父母的權利?
參與救助的網友“白云峰”反駁:“即便不同意治療,親爹親媽也不能這樣折騰孩子吧?怎么也是親骨肉,讓孩子減少點痛苦,安靜地離開曾經來過很短的人間,行嗎?
另一派網友則認為:在得到救助的前提下,父母憑什么任子女“痛苦地”死去?哪個相關部門能出面解決這個尷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