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戶“蝸居”破棚6年多 每天跪地爬行(圖)
兒媳婦:自己家里窮顧不上她
在符體財去世前,他的兒媳婦高德愛已返回村里居住了。她的兩個女兒已出嫁,兒子也結了婚,生有兩個小孩,一家人就住在金如秀棚子旁的屋子里。
按輩份來說,高德愛應叫金如秀為婆婆,可實際上她比金如秀還大好幾歲。高德愛說,自己不是不想照顧婆婆,實在是無能為力,由于家里很窮,以前家公未過世時,就居住在上面的茅草房里,她一家人住在舊房里,兒子長大了都沒有錢蓋房子,現在居住的那兩間小瓦房還是女婿出錢,村民幫工蓋的,一間是兒子一家人住,一間當客廳。
高德愛說,她也想給婆婆蓋個房子,但家里又沒有什么收入,現在材料這么貴,蓋一間小瓦房也要好幾千塊錢,她實在拿不出。在刮風下雨時,她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找來蛇皮袋、彩條塑料布幫婆婆遮一遮。
高德愛的鄰居說,他們村里的人經濟收入一般,家家都有難念的經,各有各的困難,各有各的想法,想幫一把老人也無能為力。
村長:已把老人的情況上報
烏齋村村長符益少證實了高德愛所說的情況。符益少說,他們村才20來戶,原屬國營西培農場,現劃歸雅星鎮管。在未退場前,金如秀夫婦就住在茅草房里,也是危房,當時西培農場曾派人前來看過,表示由農場出材料,村民出工,給金如秀夫婦蓋一間瓦房,后來2006年發生了鬧退場事件,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符益少說,2005年,符體財老人去世后,茅草房倒塌,村干部就在現在這個地方搭了個棚子給金如秀臨時居住,打算向雅星鎮政府申請資金幫她蓋好房后,才搬進去。當時雅星鎮政府的領導也曾到村里實地查看過,表示盡快解決,但一直沒有下文。去年農歷十二月份,他接到村委會的通知稱,給金如秀老人蓋房的錢下來了,要求他做擔保保證這筆錢一定要用于蓋房才能領走。他寫了書面擔保,可過幾天,村委會的人又說,差不多要過年了,鎮里的資金又緊張了,過年再說。結果拖到現在。
符益少說,經過各方努力,今年給金如秀老人辦理了五保戶補助,一個季度能有800元左右,生活費是沒有問題了,主要還是居住問題。今年5月,鎮里通知各村上報需要改造的危房,他又把金如秀的情況報了上去,但聽說今年指標比較緊張,金如秀的房子最終能不能蓋起來,還不好說。
記者隨后與陀罵村委會的包點干部雅星鎮委委員羊世龍取得聯系。他說,已把金如秀的情況報給鎮里了,今年會解決她的房子問題。
7月23日中午,記者再次與烏齋村村長符益少聯系,了解金如秀的最近情況。符益少說,這幾天下大雨,金如秀的小棚子漏雨不停,她實在可憐。
記者又與雅星鎮委委員羊世龍取得聯系,羊世龍說,鎮里已批準將金如秀的房子列入改造計劃,全部費用由政府出,但何時動工還沒清楚,要等上面統一安排。
金如秀老人能不能如愿住上屬于自己的新房,本報將繼續予以關注。
記者手記
誰來幫幫她?
從烏齋村走出來,我心里充滿了心酸和傷感。我無法用文字來描述和還原這個“家”的樣子。難以想象,在這樣的棚子里生活了6年多,多災多難的金如秀老人,是如何撐過來的?6年了,這個木訥少語的老婦人心里裝著多少心酸,多少凄苦,旁人無從得知。
沒有電燈,沒有電視,天一黑,行走不便的她無法去串門,只能靜靜地坐或躺在床上,看著發黑的蚊帳。我們無法想象,她是怎么度過每一個日日夜夜,她是否在黑暗中獨自流淚,悲嘆自己的命運?
也許,對于雙腳殘疾的金如秀老人來說,能有這么一個棲身之地,每個月還有生活補助,相對于露宿街頭的流流者來說強多了。但,在這樣的“家”里,顯然無法感受到溫暖和舒適。誰來幫她一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