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發"西施"17歲輟學經商 23歲當弟弟的"媽"
新湘報訊 她是一個外表充滿朝氣活力、積極自信、樂觀可愛,對生活充滿熱情,內心卻充滿自卑。17歲時因迫于家庭無奈遠走他鄉獨闖異地,生活讓她學會了堅強,讓她學會了自立。她沒有因為生活困苦而一蹶不振,沒有因為生活貧困而消極放棄,她的骨子里透露出一種讓人深深為之折服的堅韌氣質。
17歲輟學獨闖他鄉
2011年9月2日,新湘報記者在與當事人經過多次聯系確定時間后,上午10時來到當事人李旦開辦的花樣年華理發店,見到了17歲輟學女子李旦。記者首次見到李旦,她正在給一位客人嫻熟地刮胡須,明眸皓齒的李旦,雖無花容玉貌也堪清雅脫俗。此時的李旦正在忙于理發,招呼記者坐下休息一會。記者環視著這個大概60平米左右的理發店,卻只有李旦一個人打理。短短20分鐘里,李旦指如柔荑的揮舞著發剪在客人的發間游刃有余,很快三名顧客滿意而去。
忙完之后,李旦端莊大方得坐下為記者講述了其那段苦澀的往事。李旦告訴記者,那年17歲的她正是沅江一中高二文科重點班一學習優秀的學生。那年開學之季,母親與她訴說了家里的現狀。在聽完母親的訴說后李旦一個人哭了整整一天,最后艱難地做出了輟學決定。
2005年,李旦懷揣著200元錢獨自一人來到長沙投奔姨父。來到長沙后,李旦在一理發店跟著做學徒。“幫師傅打工做了一年的學徒攢下1萬多元錢,這成了她日后創業的基礎。”李旦稱。
四天的工作經歷奠定了創業的決心
2007年,19歲的李旦還沒有過完正月春節就急著出來找工作掙錢。李旦憑借著一年的學徒經驗,帶著半工半讀的想法在學校旁邊的一家理發店打工。李旦略有苦澀地告訴記者其在理發店4天的工作經歷,在理發店工作四天,每天要做的就是給顧客洗頭。洗1個頭就是1元錢,最多的一天洗了30個,賺了30元錢。每天除了替顧客洗頭就再也沒有多余的時間干別的事情,甚至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更別提有精力去學習去或忙其它的事情。
四天的工作經歷,讓李旦下定了自己開店的決心。后來的日子里李旦利用攢下的學徒錢憑借著自己的理發技術開了一家理發店,李旦指著現在店里的墻壁告訴記者,這個墻壁就因為沒錢請人刷,是其自己刷的。
李旦告訴記者,自己很幸運,開店第一個月除去開資還賺了3000多元錢,這更加鼓舞了李旦的創業信心。隨后的日子里,李旦堅持每個月都把賺的錢寄給父母替家庭分憂。
弟弟不能重蹈覆轍
2011年5月,已在商海摸爬滾打6年,23歲的李旦將患病離異的母親和2個雙胞胎弟弟接到長沙獨自照顧。記者問及為何要此般辛苦支撐家庭的時候,隱約感到李旦難以開口。“這么多年父親都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出于對父親的尊敬不想提及這事。”李旦稱。
李旦告訴記者,日前父母親已經離異,母親患病手術后已經無力照顧2個12歲的雙胞胎弟弟。弟弟正值學習的年齡階段,如果疏于管教則很容易走上歪路,有可能與李旦一樣遭遇輟學的命運,李旦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帶好2個弟弟照顧好母親。
理發店每天上午9點開門營業至晚上10點,對于個人的理想和抱負,迫于生活壓力和磨礪已經無力顧及。說到這里的時候,記者察覺李旦多次在用那纖細的指尖細細揩去眼角的“沙子”,但是李旦的嘴角仍然流露著堅強的笑,只是笑得讓人有些心酸。
內心柔弱外表堅強的女孩
對于個人未來打算,李旦毫不忌諱得告訴記者,她已經不在相信任何人,也不是找男朋友的時候,目前最關心最希望的就是好好照顧好家庭,充當一個既是姐姐又是女兒又是“母親”的角色。最后李旦坦言道,每每與朋友出去游玩散心之時人顯得特別的安靜不想說話,只想靜靜的待在人群里,有什么事情朋友去處理。但是每次帶2個弟弟出去之時,卻要充當一個老大的作用,什么事情都得李旦出來說話出來扛。其實這樣很累,但是這一切都沒有辦法的辦法。對于命運的遭遇,她只能去適應并努力去做到最好。“現在基本穩定了,我只要好好的努力過好每一天,好好賺錢,將2個弟弟盡最大努力培養出來,其它的似乎一切都顯得不那么重要了。”李旦稱。
李旦與她的2個雙胞胎弟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