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個地區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貴州超重慶
近日,河南省調高了該省的最低工資標準。至此,今年全國已有21個地區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21個地區中,以東部地區居多。從最低工資金額上看,深圳的月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為1320元,是目前全國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地方。調整標準的地區中,至少有4個地區明確提到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聯動,將CPI作為調工資的最重要的參考因素。
中西部6省低于千元
各地最低工資標準根據各自情況分不同檔次,有的是4檔、有的是3檔、也有地區只有1檔,如深圳。
此次最低工資標準調整中,深圳是目前全國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地區,金額為1320元。據介紹,這次調整是深圳自1992年建立最低工資制度以來,絕對數額提高幅度最大的一次,較去年1100元/月提高了220元。近幾年,深圳市的最低工資標準一直位居全國前列。
在最低工資標準高檔標準中,浙江以1310元名列第二,北京以1160元位居第五。
分區域來看,21個調高最低工資標準的地區中,有11個屬東部地區,其余是中西部地區。21個地區中,東部11個全部邁入千元之列,并處于明顯的領先位置。
與東部相比,中西部的一些地區也并不示弱,如安徽、新疆等地最高檔的最低工資都突破了千元。低于千元的全部為中西部地區,分別是陜西880元、重慶890元、寧夏900元、貴州930元、云南950元、山西(中部)960元(上述數字為最高檔)。
4地區漲工資與CPI聯動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最低工資規定》明確指出,調整月最低工資標準,應參考當地就業者及其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消費者物價指數等。
至少有4個地區明確提到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參考CPI這一因素。
山東省最低工資與物價聯動機制的具體做法是由物價部門編制城鎮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費用價格指數,當年度低收入價格指數同比漲幅超過5%時,即啟動聯動機制。
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有關人士表示,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參考了CPI等多種因素。
武漢日前也提到,今后CPI將成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主要參考因素。
寧夏今年上半年的CPI漲幅最高,高達7.2%,今年寧夏上調最低工資標準的幅度也很大,平均增幅為25%。
調高最低工資標準的地區中,包括重慶在內有14個今年上半年的CPI都超過了5.1%。而這14個地區中有11個的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在20%以上。 據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