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剩男或達4000萬 選擇性流產致失衡
記者觀察
性別失衡已成社會大問題
B超機的發明,為人類診斷自身的疾病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由于它也能檢查出胎兒性別,卻間接地成為了女嬰殺手。
從B超到更為準確的DNA檢查,技術工具迅速成為性別選擇的利器,使得國內人口出生性別比嚴重失衡。性別選擇性流引產造成偏高的出生性別比已經成為了社會的共識。
據公開資料,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人口出生性別比持續失衡,加上女嬰相對死亡水平持續偏高,到目前性別失衡的矛盾已經越來越突出。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公報顯示,中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假設女孩為100)是118.06。而國際出生人口性別比正常水平是102-107,中國遠高于正常值。
這種長期累積的青少年男性多于青少年女性的人口結構狀況,已經形成了未來的婚姻擠壓。有專家預測,到2020年,將有3000萬至4000萬處于婚育年齡的男士“被剩下”。
“B超機的泛濫是非法胎兒性別鑒定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醫療領域知名律師周玉忠表示,目前應盡快完善B超機生產、經營、購買、使用的各項制度。
他表示,B超機屬于二類醫療器械,應取得《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方可經營,違反規定的應受行政處罰,數額較大的涉嫌非法經營罪。購入B超機從事非法胎兒鑒定的,屬于非法行醫行為,情節嚴重的以非法行醫罪追究責任。
周玉忠律師介紹,根據《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母嬰保健法》,我國嚴禁利用超聲技術和其他技術手段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嚴禁非醫學需要的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
而在《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中也有明確規定:嚴禁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嚴禁選擇性別進行的人工終止妊娠行為。懷孕無緊急情況要求施行引產術的,施行手術單位必須查驗其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出具的證明,方可以終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