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郵儲存錢遭忽悠 存單變中國人壽保險保單
編輯同志:
我媽媽去邵陽郵儲銀行存錢,銀行工作人員還說是搞什么活動,說是存定期可以送油來的,老人家就相信了之后他們就把保險合同給我媽媽簽字,我母親年紀大了不清楚情況,她一直以為是銀行定期,被此人忽悠一番后,簽訂了一大把協議,直到我要買房子要我媽媽去取錢的時候,銀行工作人員說取不出來,而是被買了中國人壽保險保險。我才看了一下原來是保險真是氣死人銀行工作人員太缺德了,
我打95519問了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的業務人員 他說提前去要扣一千多塊錢。
我母親完全是被欺騙購買的保險,退保為什么還要扣除費用?中國人壽保險如此做法太不像話。
一讀者

調查附記:
據了解,類似投訴者這種情況而引發的投訴目前還不少,主要是人們還不很了解這種由銀行、郵政等其他金融機構與保險公司合作,通過共同的銷售渠道向客戶提供的銀保理財產品。而一些保險銷售人員將保險產品與儲蓄存款、銀行理財產品等混淆,將保險產品的利益與銀行存款收益、國債收益等進行片面類比,夸大或變相夸大保險收益,以及承諾固定分紅收益等誤導或誘導客戶購買。
對此, 保監會聯合銀監會發文治理“存單變保單” 的現象,要求銀保銷售人員應對客戶進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如實告知客戶保險產品的保險責任、責任免除、退保費用、保單現金價值、繳費期限、猶豫期等重要事項。群眾在辦理此類業務時,也應多做了解,考慮成熟后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