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李鴻章祠堂被小飯館包圍 曾遭火焚(圖)
- 在線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聞熱線:8222000 投稿QQ:449315
- 時間:2012/3/17 10:22:47 來源:新華報業網-揚子晚報
大院變身停車場。肖雷 攝
昨天上午,有網友在南京一論壇發帖稱:南京市白下區長白街有一處近代建筑,是清代洋務運動代表人物李鴻章的祠堂,1992年被升級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然而這樣一座文物,保護現狀卻不容樂觀。2009年進行局部修繕之后,安裝上了一扇大鐵門,反而顯得不倫不類。有人甚至賦了一首打油詩:身穿新衣心歡喜,不想此門不給力。是古非今要分清,穿越百年少清理。白下區文化局表示,復的方案已經提交給了市文物局,不出意外的話,年內就將對其進行大修,周圍的環境也將一并整治。
現狀:祠堂被飯店包圍,曾發生火災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南京市白下區長白街與文昌巷交叉口的李鴻章祠堂。推開兩扇大鐵門之后,記者發現,偌大的一個院子內停滿了汽車,儼然已成為停車場。祠堂大殿門口掛著兩塊牌子:中國書畫研究會、中國古陶瓷研究會。門口兩側掛著李鴻章生前親書的一副對聯,但是漆皮已經大面積脫落,有些字已經難以辨認。因為門上鐵將軍把門,記者未能進入大殿內部。整個祠堂保留比較完整的只有這座大殿,以及對面的照壁。
據居住在附近的一位老先生稱,早些年祠堂院子內還有很多門面房,后來都搬走了,才空出這么個院子,成了書畫研究會和古陶瓷研究會的停車場。更早的時候祠堂內還有荷花池、假山,后來一直沒人管,不少房子都倒掉了,荷花池也被埋了起來。
事實上,給李鴻章祠堂造成最大威脅的是祠堂周圍的小飯店。記者注意到,祠堂東側緊鄰著一排小飯店。距離祠堂最近的一家飯店,甚至將祠堂大殿的東墻作為飯店的墻壁。祠堂大殿的屋頂和窗戶都是木質結構,一旦失火,后果將非常嚴重。記者搜索相關資料發現,2007年2月,李鴻章祠堂確實曾經失火,從距離近1公里遠以外的中山東路上都能看到火焰。
研究會:合理利用有利于保護
兩個研究會怎么會在李鴻章祠堂內辦公呢?昨天下午,記者聯系到了中國書畫研究會會長姚先生。姚會長表示,兩個研究會都是中華工商聯合會古玩業商會的下屬機構,平時主要進行一些書畫、陶瓷的研究、宣傳、展覽和拍賣工作,都是非營利性的民間團體!爱敃r將辦公地點設在李鴻章祠堂,相關政府部門也是考慮到我們屬于文化團體,不會對文物造成損害。并且文物建筑如果長期閑置,反而不利于建筑的保護!
文化局:維修方案已經提交
記者聯系了南京白下區文化局。因為主管文物的文物保護科李科長不在,群眾文化科周科長回答了記者的疑問。“文化局去年曾經對李鴻章祠堂進行了一定的維修,保證了大殿和照壁的安全。但是由于歷史原因,李鴻章祠堂以及周圍居住有不少市民。雖然搬遷過一些,現在仍有上百戶,這些居民確實對文物的保護有一定影響!敝芸崎L告訴記者。
周科長同時表示,文物局已經開始著手李鴻章祠堂的維修,初步的維修方案已提交給了市文物局,正在等文物局、規劃局等相關部門的審批,預計年內就能對李鴻章祠堂進行較大規模的修復。到時候祠堂的周邊環境也將一并整治,祠堂內的兩家研究會可能也要搬走。至于修復完畢之后作何使用,目前區里面還在討論研究。
■相關鏈接
李鴻章祠堂
李鴻章祠堂又名李公祠,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李鴻章號少荃,安徽合肥人,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去世,晉封一等肅毅侯,謚號文忠。為示尊貴,清廷下詔在合肥、北京、天津、南京等10個李鴻章出生和為官的地方建祠紀念。李鴻章也是滿清時期,唯一一位在北京建祠紀念的漢族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