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3萬噸蘋果乏人問津 果農發愁銷售商虧錢


新浪網訊 【深度焦點】伊犁紅蘋果 無奈變“苦果”伊犁3萬多噸蘋果無人問津
從去年秋季蘋果收獲至今,伊寧市蘋果銷售商熱合提的心情就如同坐過山車般跌宕起伏。2011年,他所收購的400多噸紅心蘋果、黃元帥蘋果到現在只賣了個零頭。此后零星有客商來詢問,但價格也沒能上去,現今還有300多噸蘋果只能靜靜地“躺”在果窖里。
“不但蘋果價格一直就沒有上去,而且還賣不動。”熱合提說,與他同樣命運的人,不敢說100%的蘋果商賠錢,但賠錢的人不會低于70%。
在特克斯縣,蘋果同樣滯銷。作為果農的丁召麗等人掌握的情況是,他們的100噸蘋果目前也同樣無人問津。伊寧市燕姿林邊貿公司總經理付斌說,往年伊犁約有七成以上的蘋果出口中亞國家,當前出口受阻是蘋果滯銷的主要原因,估計約有3萬噸至4萬噸的蘋果還在保鮮庫內。
“能幫一把是一把!”《新疆都市報》開設了“都市·鄉親”欄目,搭建起了“新疆農副產品直銷平臺”。這個平臺愿為伊犁果農牽線搭橋,幫助他們銷售滯銷的蘋果,如有需要蘋果者,請撥打電話0991-5893138聯系。
天山網訊(新疆都市報記者范小雪攝影報道)
種植戶發愁
3月19日,伊犁特克斯馬場農民丁召麗郁悶地告訴新疆都市報記者,她的100噸蘋果目前無人問津。
特克斯馬場五隊在1972年就有一個著名的“72號蘋果園”。2011年,特克斯馬場蘋果種植近千畝,產量達3127噸。2011年9月,丁召麗和場里的農民合伙集資修建了一座保鮮庫。
特克斯馬場五隊隊長居錦民說,往年10月在他們那里幾乎找不到蘋果,因為蘋果銷售很快,一開始就被收購完。2008年果商的收購價最高達到每公斤3元裝箱,最差的年份是1997年,地窖后期保存的蘋果1至兩毛錢都沒有人要,他到鞏留縣境內伊力特(13.71,0.11,0.81%)果業公司,半個月銷售了120噸蘋果,加工成蘋果醋。
居錦民說,特克斯馬場有1000畝經濟園,蘋果品質個大口感好,主要出口銷往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因口岸關稅上漲,特別是蘋果的關稅翻了一番,所以多數的老板都沒有來購產品,他們收購的蘋果幾乎都在賠錢。
居錦民介紹,果商收購蘋果,是從種植戶手里包掉園子里所有蘋果,比如這個園子有多少畝地,老板看完后結合畝產值出多少價格,然后全部收購。細算一下,每公斤蘋果價格也就1元到1.5元。
“2.5元到3.5元的蘋果,是經過包裝保險,量身在100公分以上的精選蘋果的價格。”居錦民說,到現在出售的價格基本在1元到1.5元的低價。
在特克斯馬場種植蘋果20多年的張力龍說,他的20畝果園結的60噸蘋果,2010年8萬元包給果商,2011年是6萬元,足足少了2萬元收入。
銷售商虧錢
從過完春節開始,熱合提忙碌著開始為滯銷的蘋果奔波,他算了一下,自己已經跑蘋果銷售整整一個多月的時間。
3月15日,好不容易送走50噸蘋果的熱合提不敢松氣,租期5個月的保鮮庫內還有280多噸蘋果,眼前3月30日保鮮庫的租期快到,可蘋果價格依然低迷。
“每箱12公斤裝的蘋果以14元的批發價發往阿勒泰、塔城、克拉瑪依等地,去掉包裝和運費,每公斤蘋果才9毛錢。”熱合提說,剛剛從烏魯木齊市水果批發市場回來,那里的行情也不樂觀。但他必須在保鮮庫租期內處理完剩余的蘋果,否則每公斤蘋果分攤的庫存租金將高出0.3元錢,那樣他將賠得更多。
熱合提說,去年他收購了400多噸蘋果,平均價格在每公斤1.5元到2.5元。他手頭上有許多客商的聯系電話,每年一到蘋果收獲季節,這些客商就會主動和他聯系,由他組織收購果農送來的蘋果。
他說,沒想到今年情況不妙,現在存放在別人果窖里的蘋果連個問詢的客商都沒有。
同樣,伊寧市果商阿布都西也很無奈,他將自己收購的300噸蘋果全部賣給伊寧市的水果零售商。他說,經營蘋果10多年來,除了1997年虧損外,今年是第二次賠錢。
有著萬噸蘋果保鮮庫的伊寧縣果商阿依別克告訴新疆都市報記者,去年7月至10月,他的萬噸蘋果保鮮庫共收購庫存了8600噸的紅黃元帥、紅富士,收購價是每公斤2.4元至2.5元,和2010年每公斤3.6元至4元相比,價格跌了1元多錢。這些蘋果主要是銷往哈薩克斯坦,因關稅問題,目前只銷售了5000多噸,庫存近3000噸。“還好,出口價格在每公斤15元,與2010年價格基本持平。”
在烏魯木齊北園春長期販賣蘋果的鮑文峰告訴新疆都市報記者,常年在全疆販賣蘋果的他,去年10月現收現賣了100噸蘋果,賣完后又存儲了500多噸。
“由于今年蘋果的行情不好,所以我沒有存儲更多的蘋果。”鮑文峰說,目前自己只銷售了300多噸蘋果,還有100多噸的蘋果靜靜地“躺”在冷庫里,慢慢發往各地州。
不過鮑文峰并沒有感到太悲觀,因為現在存儲技術比較先進,冷庫存放的蘋果可以儲存到今年6月份。從以往的經驗看,在清明節后,蘋果的價格會逐漸往上走一點,蘋果需求量會有個回升。
盡管這只是自己和同行們的估計,但鮑文峰坦言,虧損已成定局。去年到今年經營蘋果并沒有賺錢,這多多少少會給他們的蘋果收購蒙上一層陰影。
蘋果滯銷咋辦
蘋果銷售商付斌經營蘋果生意有8年多了,他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伊犁的蘋果滯銷已成定局,今年蘋果銷售是近幾年來最差的一年。以20噸的蘋果為例:一是今年的關稅由去年的3500美元提高到了9000美元,二是運費由去年的2500美元提高到3000美元,三是哈薩克斯坦本地的蘋果豐收,加上當地政府給農戶的補貼等諸多原因,讓他們收購的紅心、紅黃元帥蘋果出口滯銷。
他說,好在目前一些縣、鄉、村里都有冷庫,為果農長時間存儲蘋果提供了條件。但由于冷庫與果農的合作是在蘋果出售之后按每公斤0.3元左右收取存儲費,存儲也不是長久之計。
伊犁州林業局林果辦主任陳叢年告訴新疆都市報記者,伊犁州蘋果種植面積2010年已達130多萬畝,掛果面積達到54萬畝,今年產量達到8萬多噸。其中,出口中亞5萬多噸,占七成。疆內及疆外市場銷售3萬多噸,占三成。果園收購價每公斤最低不到2元,最高價每公斤3元多。
盡管好蘋果還是有銷路的,但目前銷往中亞的都是三級以上的好蘋果。
特克斯縣縣委書記劉莉說,蘋果是特克斯縣的一張名片。但她并不滿意的是,“你知道特克斯縣的蘋果去年什么價格嗎?中間商把果農的果園一把包掉,價格最高時一公斤3塊5毛錢,價格低的時候一公斤1塊8毛錢,果農也愿意把果園包掉。這樣的賣法,我們種蘋果等于是為他人做嫁衣,不僅果農沒有高回報,創品牌更無從談起。”
據了解,1997年,伊犁的蘋果出現產能低的現象,幾毛錢的蘋果沒人要,結果就是成噸的蘋果倒進垃圾場,或喂牲畜。
劉莉分析說,這幾年由于推廣力度大,蘋果商品化程度高,現在市場上已形成一個品牌,而伊犁蘋果多年來并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盡管口感好,但如果不在商品化方面下功夫,滯銷是遲早的事。
劉莉認為,特克斯縣蘋果價低并非個例,淺層次的原因是果農的生產方式粗放,沒有進行分揀,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產業鏈太短,沒有龍頭企業帶動,無法對果農產生足夠的吸引力。針對這一點,特克斯縣今年招商的一個重點就是蘋果深加工龍頭企業,特別是有意于建設蘋果分揀生產線項目的龍頭企業。
實際上,去年伊犁的蘋果總產量與往年相比只是略有增長,全國的蘋果產量也增長不多。像山東等地,去年蘋果的產量還有所下降,所以說并不是市場需求減少的原因導致伊犁蘋果出現滯銷。
據劉莉介紹,目前已有幾家企業來特克斯縣考察這一產業,并已初步達成了投資意向。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引進大型企業參與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將是今后特克斯縣努力的發展方向。
種植戶們認為,政府應該在這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蘋果賣難問題。可能很少有人能想到,伊犁的蘋果以往主要銷往國外,也就是說所以蘋果商品化程度已很高。蘋果出口受阻,進而返回國內市場銷售,這自然而然會給伊犁蘋果造成很大的沖擊。蘋果滯銷還有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市場價格一直處在高位,而果農并沒有從中賺到多少錢。
蘋果滯銷引起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相關部門的重視。新疆都市報記者與州林業局局長扎曼別克·扎合帕爾取得聯系,他說,必須逐步完善企農利益聯結機制,培育一些龍頭企業,探索龍頭企業帶領農牧民參與經營的好做法,推動龍頭企業、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與農戶有機結合,提高為農服務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