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上鄉堅持“五結合”推動鄉域經濟發展
本港訊 (劉三龍 特約記者 楊榮昭)三穗縣良上鄉立足鄉情,依托“平安良上、和諧良上、生態良上”,堅持“五個結合”,緊緊圍繞“走特色興鄉的科學發展之路,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這一目標,著力推動鄉域經濟發展步伐。
一是結合民生工程建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創造便利的交通網絡。通過部門協調幫扶,實現了以長良、臺良公路為主線,以貴槐經中坪、小巴冶至寨往,良上至白眉、小巴冶,良上經貴溪、雅中、稿白至瓦寨;良上經岑興、稿米、龍塘至順洞,良上經桐合、稿橋至順洞等為聯線的公路交通網絡。在水利建設方面,充分利用豐富的水能資源,加大人畜飲工程建設,實現了良上集鎮飲水安全工程、巴冶農村人畜飲水等工程建設,切實改善農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二是結合特色小產業建設,把小城鎮建設與市場建設相結合,與產業發展,特別是第二、三產業發展同步配套,發揮生產要素的聚集和輻射效應。在積極抓好產業結構調整同時,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經濟。-方面抓好山區農業綜合開發,以建冬桃精品水果基地為重點,加快以牛、羊為主的畜牧業發展。認真實施畜牧業建設,推進種草養畜產業化進程,創建優質、高效、高產的畜牧業。另一方面突出優勢,發展優質米、纈草、烤煙、天麻等基地,重點搞好水資源建設,加大以岑興故板、良上紅軍亭、白眉老寨等茶場開發力度。
三是結合當前工作,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構筑生態良上。全力抓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一步推進沼氣建設和坡改梯工程建設,繼續抓好天保工程、建立生態農業示范帶。
四是結合特色文化建設,強化發展科技教育。一方面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創新動力,進-步推進科教促農興鄉戰略,堅持把科教放在優先發展的科學戰略地位,推進科技素質教育。另一方面著力打造和發展休閑旅游業,推動特色產業興鄉。該鄉作為三穗縣紅軍唯一走過的地方,是縣級愛國教育基地之一,而且苗族民俗文化保存較為完整,老山坡自然保護區風景優美。借助這一優勢,力爭把該鄉打造成為集紅色革命教育、野外休閑自助游、民族風情游于一身的旅游勝地。
五是結合新農村建設,努力營造和改善民居生活環境。著力改善投資環境,加大對外宣傳,擴大對外交流,落實招商引資項目責任制,建立完善項目跟蹤勰務制度。以巴冶中心村為示范,重點抓好消防寨改、村組步道、農村人飲等項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