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鄉雜交水稻制種大旱之年喜獲豐收(圖)
8月30日,筆者驅車來到具有6年制種經驗的臘恰畈雜交水稻制種基地。放眼望去,田野里金黃的稻穗已低下了沉甸甸的頭,農民們正在忙碌著搶收谷種。據臘恰畈村黨支部書記張能貴介紹說:“在這大旱之年,全村的雜稻制種不但沒有減產,反而比往年增產,平均畝產達250公斤,最高畝產達350公斤,全村1300畝雜稻基地產值達350萬元,比去年增產10%以上。”
據了解,該村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今年繼續把大力發展雜交水稻制種產業作為主導特色產業、優勢產業來抓,認真進行了規劃。
為激發廣大農戶種植制種水稻的積極性,鄉黨委、政府多方籌集資金,新建了提灌站2座,排洪渠1條,引水渠3條,為灌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適時組織農技人員開展技術培訓,從播種育秧到田間管理及病蟲防治,一個環節也不漏掉。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解決制種過程中技術難、銷售難的問題。在這大旱之年,田野里一串串飽實的谷粒,即是豐收在望,農戶們笑逐顏開。
據悉,今年全鄉雜稻制種面積達1800畝,干旱受災面積達100畝,預計平均每畝產量達250公斤,最高可達350公斤,按照每公斤10.8元的合同價,今年產值可達480萬元,加上副本產值,總產值達540萬元,比上年380萬元增產160萬元。(楊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