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據貴州日報消息, 近日,
趙維安在信中寫道,時下,全省上下都在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整臟治亂”會議精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實在令人欣慰。但是,一些城市的公共廁所實在少得可憐,有的偌大一個縣城竟然沒有一個像樣的公共廁所,一些鄉鎮那就更不用說了,一些地方由于廁所太少,很不適應旅游業發展的需要。由于縣城里廁所實在太少,有的人就鉆進一些偏僻的角角巷巷,隨便拉屎拉尿,嚴重地影響了城市的環境衛生和市容市貌,同時也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
解一個手,行下方便,看似小事,實是大事。在開展“整臟治亂”行動中,建議一些地方和有關部門重視這一問題,特別是流動人口較多的縣城、鄉鎮應適當增加修建些公共廁所,同時安排人員進行管理,切實解決人們上廁所難的問題。
8月19日,廖少華讀了這封來信后批示道,
羅亮權和耿生茂接批示后,當即要求整臟治亂辦公室從廁所規劃抓起,下大力解決好這一問題。
耿生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接到批示后,州“整臟治亂”辦公室已把公廁建設作為重點抓好落實,在搞好規劃的同時,采取“誰投入、誰受益,誰家的孩子誰抱”的辦法,由財政出一點、部門拿一點、群眾集一點來解決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通過“新建一批、改建一批、保潔一批”的方式,加強旅游景區景點、民族村寨、國道沿線、加油站等地的廁所建設和管理,并建立好長效機制,依法加強督查力度,提高廁所的衛生文明程度,決不搞一陣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