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一個平常而普通的日子,可對于三都縣19歲女孩王厚蘭來說卻是刻骨銘心的。這一天,王厚蘭被卷入都柳江洪流中,漂泊11小時150公里到
賈老四:英雄出自平民
李田清
這是個催生感動的時代,月亮山下、都柳江畔的
7月的
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2007年7月27日這天。南國黔東南的7月,天空陰云密布,連綿的大雨使都柳江洪水暴漲,洪水挾裹著大量泥沙、柴草咆哮著奔流而下。凌晨4點18分,正在熟睡的賈老四突然接到妻弟的電話,說都柳江漲水,上游漂來許多木材柴火,叫他起來打撈。他趕快找來一根7米多長的竹竿、兩根拇指大小的繩子和幾個爪釘后來到河邊,透過路燈看到?jīng)坝康暮铀胁粫r飄來柴火,心想得抓緊時間撈點柴火,節(jié)省一點買柴錢。
當(dāng)他走到農(nóng)業(yè)局碼頭時,看到幾輛小車的燈光直射江心,20多個人圍在一起議論著什么,神情嚴(yán)肅。走進(jìn)一打聽,原來是縣委、縣政府、縣人武部的領(lǐng)導(dǎo)正在商量如何營救一落水女孩。
人群中一名干部告訴他,上游的三都水族自治縣普降暴雨,都柳江水猛漲,昨晚7點三都一名女孩在探訪親友的途中慘遭厄運,被卷入洪流。上游的
賈老四心想,大家都在參與救人,撈柴火是小事,救人才是大事。他決定加入救人隊伍,主動向在場指揮營救工作的副縣長龍笛信,縣委常委、縣人武部政委沈永生請求加入營救隊伍。龍笛信副縣長問:“你會水嗎?”賈老四回答:“會!我從小就在河邊長大!”龍笛信副縣長又問:“你有把握嗎?”“我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但我會盡百分之百的努力。”
聽說要竹竿和繩子捆救生圈救人時,他二話不說就把自己的竹竿和繩子拿了出來,同時還與干部們一起討論救人的法子。賈老四在都柳江邊長大,從小喜歡游泳,練就了一身好水性,所以在營救隊伍中,只有他一個人是脫光衣服,只穿一條短褲,光著腳丫的人,隨時準(zhǔn)備下水救人。
凌晨5點50分左右,設(shè)在上游
此時,那落水女孩已筋疲力盡,在激流中掙扎著,時隱時現(xiàn)、隨波逐流,隨時都有再次被洶涌的洪水沖走的危險,情況十分危急。賈老四腦子一個激靈:”救人!要下去救人!”他再也按捺不住了,主動請戰(zhàn):“我熟悉水性,還是讓我下去吧,再不下去,恐怕就危險了。”在圍觀的群眾中,這時有人說風(fēng)涼話了:“喲,救上人來,你可得到一萬塊獎金。”“得不得錢是小事,救人才是大事。”說著,他冒著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的可能,毫不猶豫的迅速拿著一根救生繩子,奮不顧身的迎著巨浪跳進(jìn)激流中。
都柳江在其安靜的時候是溫柔的,你可以在其間嬉戲,但山洪暴發(fā)時,對其驚濤駭浪的威力,人們大都避而遠(yuǎn)之,沒有幾人敢以身和其相抗。出于救人的本能,賈老四沒有想那么多,等他跳進(jìn)激流中,他才知道,大風(fēng)大浪時的都柳江,可不像平時那么溫馴。時間一秒秒地流逝,他十分清楚此段河道相對平緩,下面的彎更急,浪更大,漩渦更多,若不能在這里將落水者成功救起,后果不堪設(shè)想。于是,他一手拿繩子,一手緊緊抱住那女孩,慢慢的往岸邊靠。為避免石頭碰傷落水女孩,在托出水面拉上岸時的過程中賈老四始終用雙腳蹬著碼頭堡坎壁,奮力與洪水搏擊。在岸上的干部群眾幫助下,終于把這個在驚濤駭浪中飄泊11個小時150公里、奄奄一息的19歲落水女孩王厚蘭救上岸來。此時,一夜未合眼的在場
在這場人與洪魔的搏斗中,賈老四不顧個人安危,奮不顧身地跳入水中,憑著果敢,憑著機(jī)智,憑著見義勇為、舍己救人的精神支撐,救起了危在旦夕的生命。他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普通人的人性光輝,讓我們再次目睹了平凡人的壯舉。
英雄壯舉絕非偶然。熟悉賈老四的人說:“賈老四舍己救人,這是他的本性所至!”。從丙梅三村村民那里,我們了解了這個普普通通的侗族農(nóng)民的人生軌跡。
賈老四,今年40歲,出生于一個較為貧困的侗族家庭,他共有7姊妹,16歲的時候父母雙亡。那年他就開始跟隨大哥放木排到廣州,他會木工,也做過搬運工,近年靠在縣城踩板車幫人拉貨掙錢維持家用。他為人樸實厚道、樂于助人,所有認(rèn)識他的丙梅人都說他是個好人。他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他在姊妹的印象中是個好哥弟,在妻子心目中是個好丈夫,在兒子心里是個好爸爸,得到了村民、周圍朋友的認(rèn)可與尊敬。“老四孝敬老人,樂善好施,不管誰家有了困難,只要吱一聲,他都樂意幫。”說起賈老四,村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 。
當(dāng)我們見到賈老四,談起他勇救落水女孩的感人事跡時,他卻對這事看得平靜如水,對人們的關(guān)注沒有太多的在意:“我是普通人,就是跳進(jìn)水中救了一下人,不去救,良心上不安!”“再說,沒有縣委政府的正確指揮,沒有在場的黨政軍民的共同努力,憑我個人的力量也是救不上來的。即使我不下去,別人也會下去救的。”
當(dāng)問及縱身跳入洪水時是怎樣想的,有沒有想到有生命危險?他笑了笑,憨厚地說:“當(dāng)時救人就是出于本能,危險肯定有,水大得很,又很渾濁,更何況激流中亂石翻滾、木樁飛流……說實在,當(dāng)時什么也沒想,只想著去救人!” 當(dāng)我們問,如果以后再遇到這種事情,還會不會去救人?賈老四沒有絲毫猶豫:“會,肯定會!”
從他的話語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著樸實外表卻又充滿內(nèi)在精神力量的賈老四,他平凡而真實,從他身上,我們很難挖掘出什么偉大的閃光點,但正是這種平凡的真實,讓人覺得他是我們身邊的英雄,可親可信,真實自然,沒有絲毫的嬌柔做作,沒有一點的功利心理。
賈老四,一個普通農(nóng)民,一個質(zhì)樸漢子,為了一個陌生人,在濤天巨浪中展現(xiàn)了“俠義大者”的氣概!面對這個“俠義大者”,任何的語言都是蒼白的,任何豪言壯語都詮釋不了“俠義大者”的氣概。危險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選擇,因為這瞬間舉動源自內(nèi)心品質(zhì),一個救人英雄的真正品質(zhì)。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quán)或有權(quán)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使用作品的,應(yīng)在授權(quán)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fù)責(z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