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患絕癥 牽掛的依然是學生
楊光明
一邊打著點滴治療,羅權一邊認真地告訴記者:“作為一個老師,無論什么原因,他不上課的話,就沒有存在的意義。”
今年32歲的羅權,是貴州省
禍從天降 教師患了白血病
今年3月8日,地樣村小學開學了。
學生們像一群出游的小鳥,又準時飛回了小窩。身為地樣小學教導主任的羅權正在緊張地安排著這個學期的課程。老師們在忙碌中無意發現 羅權面色灰白如泥,勸他趕緊去醫院檢查一下。“可能是感冒了,吃幾顆藥就好。”羅權并不在意。直到3月13日,學校工作步入了正軌,羅權邀上同伴才趕到鄰近的湖南省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檢查,檢查的結果讓醫生們大吃一驚,羅權患的是血癌。同伴瞞著羅權當天就趕回
求醫問藥,跑遍大江南北
3月26日,羅權在妻子的陪同下乘車準備到貴陽治療,誰知剛到
4月2日,夫妻倆乘火車上北京求醫,他們先到301醫院,后又轉到304醫院治療。在304醫院,醫生給出了兩個治療方案:一個是進行化療,緩解病情。首筆費用最低要交6萬元,視其病情,有可能還要進行第二次、第三次化療……二是骨髓移植。如果自己找骨髓,至少也要花30——50萬元。這對每月僅有一千多元工資羅權的家庭來說,無疑是個天文數字。
4月19日,夫妻倆只得趕到鄭州創新醫院求醫。在這里進行了兩次化療,病情得到了緩解,但身上的錢已所剩無幾。一位年近70的女醫生真誠地告訴姚小蘭,“你愛人這種白血病是最嚴重的,是癌癥里的‘特級殺手’。你們家人要隨時隨地有心里準備。”
6月19日,夫妻倆帶著沉重的心情乘火車返回貴州。
不言放棄,再度來到省城
生命不言放棄。7月8日,夫妻倆向親朋好友東挪西借了一點治療費后,又趕到省醫治療。
在省醫,不但要進行化療,而且還要不斷輸血。就在這時,羅權的病情加劇,血小板指數僅有6000,正常人血小板指數一般在10萬—30萬;白細胞指數只有300,正常人白細胞指數在4000—10000。加之羅權血型是AB型,屬于稀少血型,很難尋找。
有一次,羅權急需輸血,醫院四處尋覓血源,好不容易才找到一袋AB型血應急。一天,羅權突然出現39度——40度高燒,而且高燒高居不退,弄得全身發抖。并且一個星期排不除大便。這種癥狀是十分危險的。因為就在幾天前,住在同院的一位27歲白血病患者,也是出現這種癥狀后不久就死去了。看來,羅權要想逃脫這一劫,只有寄希望于“骨髓移植”了。但是,這筆巨資又如何籌集得到呢?
為救老師 特困學生捐了2元錢
羅權老師患白血病的消息不脛而走,地樣小學師生、地樣村群眾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全校13名教師每人均從微薄的薪水中捐獻100元,地樣村群眾捐獻了771元,學生們也從自己的早餐錢、小用錢里擠出點錢捐獻給羅權老師。三年級學生姚明,自己父母雙亡,與長期患病的隔房公公相依為命。當他得知羅權老師患白血病后,將自己存放了很久的2.5元錢捐了出來,“ 羅老師,我只有這點錢了。你趕快把病醫好,我們還等著你回來上課呢!”,特困村民吳增明也捐獻了1元,“ 羅老師,地樣村這么邊遠、偏僻,你能來這里教孩子們學文化、學知識,讓他們今后有出息,我很感謝你!請收下這1塊錢,等你醫好病才好回來教孩子們!”。
躺在病床上,羅權仍然關心著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六年級學生唐小芳是一名“留守兒童”,父母均在沿海地區打工,她被寄養在地樣村的外婆家,學習成績較差。“我本來準備在新學期多為她補點語文課,誰知自己身體不爭氣。”羅權遺憾地說。
當記者前去采訪羅權時,見到他還在仔細備課。他對陪同記者前去采訪的龍校長懇求地說,“龍校長,請讓我再為同學們上幾節課吧!”。
期盼愛心,誰能挽救年輕教師生命
如今,羅權要定期到醫院接受化療,可化療一次所需費用幾萬元,為了籌集治療費用,羅權和妻子把剛建好的新房以18萬元低價賣出去了。這18萬元還不夠抵羅權生病后所花的費用。還有他家在建房時向銀行貸款6萬元至今分文未還。羅權已經花去了治療費24萬元,以后的化療費用更沒有著落了。
“我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病死,精神狀態一直很好。”同事、學生們給他打電話,他都笑著說:“我很快就好了,一開學就回去,你們放心。”
10月初,羅權帶著藥方回到
“作為一個老師,不上講臺,不上課,就沒有存在的意義。”羅權說,即使癌癥復發,即使化療時的痛不欲生,他都未想過放棄。他在心里一直告訴自己:我是一個老師,還有許多學生在等著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