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
□周 鋒 潘家貴
在
不務正業,妻子擔起全家重擔
年僅38歲的王大毛,由于前幾年不務正業,觸犯法律,2002年被判勞教三年。于是,一家人的重擔壓在妻子張元珍一個人的身上,拖著兩個孩子艱難地生活著。加上入獄前王大毛不務正業,家里背上了沉重的債務,為了還清債務,維持家計,堅強的張元珍決定尋求一條致富路,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指點和幫助下,她選擇了養牛,經多方借籌資金23000余元,購買了22頭牛,辦起了養牛場,并選擇在毛口村集體林場作為養殖地點,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張元珍還清的一些債務,但張元珍漸漸感覺到養牛周期太長,且市場前景不看好,為了減少損失,她賣了所有的牛,又作另辟溪徑的決定。
缺乏技術 妻子的新門路遇到困難
經過多次市場調查,她妻子張元珍認定了養羊的市場前景看好,于2004年10月籌集資金1萬余元,買來120只羊,搭建起一個60余平方米的簡易棚,辦起了養羊業。正當她妻子張元珍信心倍增時,由于不懂技術,一個月后,她所養羊開始不明原因死亡,至第二年初,羊死了一大半,張元珍多次請獸醫醫治,仍不奏效。真是屋漏偏逢連陰雨,原本負債累累的家庭又添上了新的債務,她開始感到灰心了。
妻子舉動感動浪子、夫妻攜手共創業
2005年10月,王大毛服刑期滿,回到家,看到瘦小柔弱的妻子因為自己而獨自撐著這個家,變得如此疲憊憔悴時,這個曾經不務正業,玩世不恭男人流淚了,他決計和妻子一起攜手共創業,改變貧窮面貌。于是,原來視書如糞土的王大毛開始不顧一切地找來養羊方面的書籍細讀,并走訪其他養羊專業戶,與他們交流經驗,虛心學習他們的養殖技術,同時,還成了畜牧站的常客,王大毛利用遠程教育站開展技術培訓的機會,認真學習各種養殖知識。經過學習,王大毛對羊的品種、習性以及防病治病等知識有了一個比較系統的了解和認識。2006年3月,王大毛又到親戚朋友處借來12000余元,購得100多只羊(共中公羊50只,母羊50只),重新辦起了養殖場,為節約養殖成本,這次他把養殖地點搬到了凱本鄉植被最好的白水灘,搭起了近120平方米的簡易養殖棚。吸取妻子失敗的教訓,多次上門請獸醫為他做技術指導,鄉獸醫站醫生被他辦養殖的決定所感動,決定幫他做技術指導。2006年年底,他的養繁殖達到了300余只,他一次性賣掉了100多只羊,收入20000多元,還清了債務。
如今,他的養殖規模已擴大到300多只,波爾山羊和南江黑羊的改良優勢初見成效,目前,總價值達6萬余元,昔日浪子徹底告別了過去,幸福美滿的生活一步步向他走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