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
□周鋒 吳興忠
2月29日,四年一次的潤月,是一個及不平凡的日子,
他用自己寶貴的生命譜寫了壯麗的英雄詩篇,在群眾中樹立起了一塊不朽的豐碑。
他走了,走得那樣匆忙,連村民們做好的飯也沒有吃上一口;他走了,村民們再也聽不到他最喜歡唱的那首《愛的奉獻》,再也聽不到他那親切熟悉的聲音和腳步了;他走了,留給整個山川的是那一場“綿綿無絕期”的慟念。
多么悲壯的舉動,多么無畏的姿態!38歲的生命,隨著那一聲“你們先撤”的吶喊,在肆虐的大火中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他,就是貴州省
3月1日,當我們來到
無法兌現的承諾
2月29日,是新學期上學報名的最后一天。一大早,女兒就拉著顧天生的衣服說:“爸爸,今天是最后一天期限了,你一定要送我去報名。”由于工作太忙,他一直沒有時間陪女兒去學校報名。可顧天生卻對女兒說:“乖女,上午我先送點錢給村里的小妹妹,回來我一定送你去學校,要等爸回來!”。
1月12日至2月12日期間,
顧天生的腦子里惦記著
他來到嚴明龍家,為他們送去了200元助學慰問金,并與他們夫婦倆商量把房上漏雨的瓦換上新的、抓緊時間在地里種上糧食。接著,他便與剛剛當選的村支部書記黃達健一起到重點戶家了解情況,幫助村干部們建檔立卡,委托村干部們在災后重建工作,要重點幫助受災的計生“兩戶”。
英雄倒在烈火中
中午12點,正準備吃中午飯,一村民跑來報告,說爛田沖(地名)附近發生森林火災,請及時組織人員撲救。接到火災消息后,剛端上飯碗的他,立即丟下還來不及吃上一口飯的碗,就和德鳳鎮鎮長陳恩相以及全村的140余名黨員干部和群眾火速火速趕到兩公里外的火災現場。陳恩相當天上午是到
顧天生顧不上肚子餓得咕咕叫,更顧不上一路奔跑的疲勞,立即投入救火工作,沖在救火的最前線。中午12點50分左右,一處剛剛被撲滅的地方又冒出了火舌,并迅速向隔離帶蔓延,看到這個情況,他顧不上個人安危,立即向火源奔去。這時風向突然一變,剛才已經撲滅的地段,又燃燒起來,風助火勢,越燃越猛,他整個人已經完全陷入火海之中,不見了蹤影。30多分鐘后,大火被撲滅了,群眾的6000多畝世行林被保住了,可年僅38歲的顧天生同志,卻獻出了他年輕的生命。
顧天生遺體在火場中被找到了,像一尊雕像:他,雙手向前,象是在滅火,左、右手掌中還緊緊握著一小段救火時使用的、殘留的樹枝,右腿還保持著向上攀登的姿勢,四周縷縷青煙裊裊地升騰著……
“上班第一個到,下班最后一個走,入村與群眾親如家人”
顧天生1969年12月出生于
從衛生系統調到計生崗位,從跨入計生站的第一天起,他就全身心投入計生工作。德鳳鎮是該縣最大的鄉鎮,管轄范圍廣,人口多,工作量相當大,問題復雜。他一邊向老同志學習,一邊刻苦鉆研計劃生育政策和業務知識,從 “門外漢”變成了一名計生工作的行家里手。計生工作材料多,事務忙,但幾年來,他所負責的工作樣樣規范、標準。他所包的村,年年都排在該鎮的前列。2001年3月至2003年9月,顧天生同志所負責羅寨村和
他在工作中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生活中也是一個相當簡樸、樂于助人的人。他不抽煙,不喝酒,唯一的愛好就是看書。他家里只有他一個人拿國家工資,父母、妻子都沒有工作,還有一個14歲的女兒正在上初中,同時有一個讀大學的外甥女的生活和學習費用也要他承擔,家庭負擔很重,但他卻經常從微薄的工資中拿出一些錢來幫助別人。計生站職工許志同志身體不好,家庭負擔又重,顧天生經常送給他一些錢,少則三五十,多則兩三百,幫他解決生活中的困難。顧天生每次到村,他都要到獨生子女戶和二女絕育戶家中走走,看看他們的生產生活和子女就學情況,幾年來,他先后資助農村“兩戶”達2000余元,被廣大群眾稱為貼心人。
由于一心撲在工作崗位上,顧天生很少顧及家庭和孩子。他妻子沒有工作,只能靠在街上打點零工幫補家庭生活,他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解決妻子的就業問題;女兒的每次的學生家長會,他也很少參加。
“只要你們過得好,我就高興了”,這是顧天生時常說的一句話。村民們說,在工作之余,還經常聽到他哼著《愛的奉獻》。
“抗擊雪凝,他在最前沿,災后重建,村里常見他的身影”
雪凝災害期間,顧天生主動要求投入到除冰雪工作中,在德鳳鎮的責任區內經常看到顧天生除冰雪的身影。在做好道路除冰的同時,他每天到計生站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單位附近的冰雪清掃干凈。他還逐家逐戶動員居民清掃積雪,特別是屋頂積雪,有時還親自動手。在他負責的除雪范圍內,沒有出現一例事故。
冰雪可以阻斷交通,但阻擋不了他親情慰問的腳步,在凝凍期間,他始終不忘自己負責的村,他頂著冰雪步行20多里山路,身上帶點干糧到
災后重建工作開始后,他又多次深入到自己所負責的村,調查計生家庭的災情,幫助計生家庭抓好災后重建,集中精力抓好生產,重建家園。
英雄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顧天生壯烈犧牲的消息傳開后,在
他的女兒流著眼淚說:“早上我爸爸還說中午送我去學校的,可中午他就離開了我們,再也沒有回來……。”
顧天生走了,沒有給同事們留下一句話,也沒給家人留一個問候,就這樣匆匆的走了!但同事們不會忘記,他是為了挽救人民的財產走的;
顧天生,你是侗鄉人民的好兒子,你是侗鄉人民的驕傲!
顧天生,一路走好!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