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為俗人,整天都有做不完的俗事,念不完的俗經。偶爾我也會停下腳步,仰望頭頂僅有的一小塊藍天。在我俗嘆生活艱難的時候,學會了抽一點時間聽聽窗外的鳥鳴,望望梧桐新綻的綠意。但是單調而重復的日子還是讓人生倦。終于有個大假,五一了,讓我能圓從去年就開始計劃起的黔東南之行。我俗不可耐的興奮!帶著好奇,帶著已經感覺到的驚喜我們走進黔東南!
長途的顛簸使我們身體疲憊,思緒卻因期盼而極度活躍。終于在2號下午,在我們經過二天半的行程,當車子轉過一個山坳,期待中的第一份驚喜出現在我們眼前,陽光下,兩大片木制吊腳樓依山勢向兩邊展開,非常壯美有氣勢!我們到達了西江千戶苗寨。一車人興奮不已。唯美的同伴們一致決定我們今晚一定要找一個有“美人靠”的苗家住宿!經過大伙的努力,最終在苗寨邊上的半山坡上找到一處并安頓下來。
這里聚居了上千戶苗族家庭。苗屋一幢緊連一幢,鱗次櫛比十分的壯觀。依著“美人靠”往下眺望,山坡,山下是一層層阡陌的田地,在陽光的映照下,閃著鱗光。踏著層層的石階,沿著小道轉去,村寨是適合用腳來閱讀的。和所有的旅游開發區一樣,這里也帶上我不喜歡的不算太濃的開發跡象。多出了些現代加工的痕跡和這原始的壯麗的苗家村寨很不相符。回到苗家客棧吃過晚飯已是黃昏。窗外用暗紅色楓木板搭成的吊腳樓在夕陽的照射下一片金黃。那些堆滿柴木垛的門房也升起了裊裊炊煙,構成了一幅靜美的畫面。
清晨陣陣鳥鳴和偶爾寨子里傳來的雞叫聲叫醒了我。走出房門見早起的同伴肩抗相機,正滿寨子的游走尋找最佳的光影。收拾行囊,我們離開了西江千戶苗寨,當我們的車子行至對岸山道時,回過頭來,不知何時山嶺上霧起云涌,苗寨在徐徐升起的光線中顯得別樣的美麗。
我們離開西江,繼續在苗嶺山脈的山路上蜿蜒而行,也許是我們的精誠所致,我們運氣很好的路遇了這個苗嶺深處小小村寨的人們正以他們最隆重的儀式歡迎一群遠方的客人。儀式剛剛開始,我們一行歡天喜地地加入進去。進入黔東南兩三天了,第一次完整而真切地見苗族兒女身著盛裝,排列在進村的巷道口熱情的苗族姑娘飛歌敬酒,用牛角盛裝的攔路酒,進入的每個人都得沾沾嘴。進得村里不太大的活動中心,看樣子村寨里是老少全出動了,那些精美的銀飾讓我眼花繚亂,細致的手繡衣飾鮮艷奪目。
全村的老少在村子里為客人們表演了一場生動的苗族歌舞。吹響的蘆苼蒼涼古樸,充滿活力的曲調感人肺腑。我不禁感嘆,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聰慧的苗家兒女用服飾記載著鐫刻著歷史的精美的斑斕,用蘆苼唱出千百年綿延的“以歌養心,以舞養身,以酒養神”的百姓生活。他們用自己的一生,用子子孫孫的青春和生命為華夏民族執著完整的保存下先人創造的智慧。他們古樸的舞姿好像自古就是如此。他們把這個曾經荒涼的蠻夷之地,改造成中原文明的博物館,他們用癡迷的傳承能力,五千年不改的民族意志,他們用生命來真實地重現祖先的身影,為我們保留了這一片凈土。
車過
很早就聽說
無限遠的加鳩讓我們顛簸了八個多小時的車程,同樣讓我們看到了沿途美麗的寨子和雖然沒有元陽那樣壯美,但在我看來仍不失秀美的梯田景觀。印象深刻的是那些肩扛鋤具,趕著兩頭耕牛的農人,在他們的身后或許還跟著肩挑竹編飯盒的妻子,他們仨仨倆倆地在公路邊組成一幅出耕圖,濃烈的氣息和原始的方式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
原想既然已是無限遠了,那么我們一定能看到一些什么,可到得加鳩后卻讓我們大失所望,偏遠的加鳩鎮沒讓我們看到一點古意,卻在大街上看到袒肩露背的時髦女郎。大家一合計,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返吧!一不做二不休,順著塵土飛揚的鄉村土路我們繼續前行,路的盡頭就是我們今天的目的地——加翁村。
我們把行囊安置在加翁小學后,大伙分頭進了村子,和其它村寨不同的是寨子里伴著許多的古樹,色彩濃得化不開,這些大樹都有著自由的姿態,好象多出些靈性來。據村民介紹距此一天腳程,有更大更多的楓樹,成山成片的!真想去看看!我不禁揣想當秋風染紅了楓葉的時候,那山不知會燒成怎樣的天空?據說在此地是女主外,男主內的民風,寨子里沒什么人,時不時遇到幾個老人,還有個男人帶著一群孩子閑散的和我們打著招呼。年紀輕的,能說點漢話,年老的堅守著深沉的俚語古調,完全聽不懂漢話。這里寧謐安詳,穿行在古老暗淡、疏朗有至的吊腳樓中,使人頓生隔世之感。耀眼的陽光從樹的頂端潑灑下來,宛若飄忽不定的太陽雨,灑下一層的愉快,通身的輕松。
寨子里的水源靠的是高山深處的天然泉水,運用的是一種最古老的方式,村子里每隔十步、二十步就有一個2米見方的蓄水池,上面一個池里滿出的水自然地用管子接流入下一個池子,非常實用。
太陽西沉,對于村里的村民來說,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是與生俱來的生活規律。婦女們有的肩扛農具,有的挑著剛從地里采摘的韭菜(她們說因為土壤貧瘠,只長韭菜,這里的人家長年累月的只吃這種菜),有的挑著青草,不管好們擔子里裝的是什么,她們眼角的笑容都平和而堅定。陽光鋪灑在回家的路上,我被這份真實所感動。生活還在繼續,除了多出些電線和“鍋蓋”,想必百年千年前的生活也并沒有什么不同之處。
奇跡般隱退的云彩向我們展示了這小小村寨的夊照,,寨子里的吊腳樓被夊陽映成令人心醉的暖金色,最后在我們狂按的快門聲中演變成熾熱的玫瑰紅,直到最后一抹粉紅色從山頭消失,我仍然無法將眼睛從空中召回。當我們圍坐在走廊邊,在天色漸暗中山風更大了,真是難以置信剛才的勝景已經演變成暮色初臨的寂靜與倦怠。
風聲呼呼無忌,天黑了下來,村子仿佛是被遺忘的角落,遠離了喧囂,樓下男人們的聲音打破了這里亙古的寧靜。我坐在樓上欄桿前聆聽楓樹在風中的私語,少許的一刻,我得到了渴望著的生命中的平靜。
大風吹了一夜,天亮時,風停了。我們又得上路了,回頭望著薄霧中的,隱約似天堂一般的村寨,心中默默祝福著善良的人們一生平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