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記者行走在黔東南州榕江縣車江萬畝大壩,看到豐源綠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蔬菜基地一派繁忙,工人們正忙著采摘蔬菜裝箱。
“又拉兩車到深圳去了。”公司總經理羅志成興奮地說。
過去遠近聞名的果蔬產地榕江縣,由于交通條件限制,優質蔬菜只能銷往周邊縣市和貴陽、湖南等地市場,銷售半徑僅限于400公里左右。
“交通嚴重制約著我們的發展。”當地一果農說。
已經開始動工的“兩高”建設,給榕江縣的菜農和果農帶來福音。作為兩條快速通道唯一交匯點的榕江縣,過去的區位劣勢一下變成了優勢。
“建設泛珠三角地區的菜籃子、餐桌子、米袋子”成為榕江縣上上下下的共識。
來自廣東的客商李成龍先生率先嗅到了商機,投資6000萬元注冊了農業公司,專門從事蔬菜生產、加工、銷售。公司計劃自建蔬菜基地5000畝,同時采取公司加基地加農戶的形式,帶動當地農戶種植,使基地種植面積達萬畝以上。
澳大利亞菜芯、菜子,日本芥蘭,新西蘭學斗,這些在當地聞所未聞的新奇產品開始種植在了車江萬畝大壩上。
“我們就是直接對接珠三角地區。”羅志成說,“雖然現在‘兩高’未通,但要主動搶占先機,晚了湯都沒有喝的。”
隨著農業公司的產品開始在香港市場上大賣,很多港商開始把目光投向榕江。
“不久前,就有一批港商前來洽談合作業務。對‘兩高’建設前景看好是吸引他們的主要原因。”縣委書記白躍軍如是說。
不久前,香港一家蔬菜批發公司派人到榕江考察,現場拍板與榕江建立了購銷合作關系,使榕江蔬菜實現了進軍珠三角和港澳地區的歷史性突破。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