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信息時報消息 近年來,黃平縣在調整產業(yè)結構助農致富上做好文章,積極引進外地優(yōu)良桃樹品種及種植技術,并以優(yōu)惠政策吸引種植大戶,在該縣試種植了300余畝蘋果桃,農民豐收在即。
蘋果桃味甜、個大,果型好,產量高,畝產高達8000余斤,近年來市場價格居高不下,成熟桃子市場批發(fā)均價達到每斤1.4元,以此計算,每畝桃樹收入均超過萬元。黃平縣黨委政府瞄準這一產業(yè)的市場前景,在對該縣野洞河鄉(xiāng)龍井村土質、氣候及交通環(huán)境進行充分考察后,將該村280畝荒山承包給7戶有種植經驗的果農,希望以此帶動全縣農業(yè)結構的有序發(fā)展。走進如今的野洞河鄉(xiāng)龍井村,郁郁蔥蔥的桃樹林映入眼簾,粉紅色的果子掛滿枝頭,煞是喜人。雖是初年掛果,但桃子口感以及外觀仍備受顧客青睞,按照今年預計的成熟桃子8萬斤的產量,這280畝桃樹林首年掛果便將會帶來12萬余元的經濟收入。
該項目的實施成功,將有力的激發(fā)帶動當地農民的致富欲望和依靠科技致富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農業(yè)產業(yè)格局。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