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通訊員 潘興隆 楊琳 龍運海 李舉)時下,正值柑橘成熟銷售季節,這本應是一件高興的事,但是,黃平縣舊州鎮的14000戶果農們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眼巴巴地看著成熟的柑橘熟透落在地上爛掉,0.16元的歷史最低批發平均價格,使16000畝柑橘遭遇了市場的“寒冬”。
由于環境條件優良,一直以來,舊州柑橘因品質優、口感佳、果形好備受客商和消費者青睞,往年,每到柑橘成熟季節,都會有大量來自遵義、甕安、都勻、福泉等外地的商人開著大貨車前來收購。
曹虎屯村的龍潤芝家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就種植了30余畝果樹,2008年以前,每年柑橘收入都在4-5萬元,2001年她家還蓋起了一幢兩層的小洋樓,擁有了摩托車。近日,筆者走進她家的果園,累累果實壓彎了枝頭,卻未見往年收購的火爆場景,在市場上,金燦燦的柑橘也是無人問津。與龍潤芝一樣,舊州14000戶果農同樣面臨著這樣的遭遇。
筆者沿著舊州鎮行至舞陽湖,沿路只看到一輛小貨車在收購柑橘,上去一打聽,收購價格僅為0.2-0.25元每市斤。一些果農們說:“前幾年,舊州柑橘的批發價格在每斤5毛到8毛之間,現在每斤只能賣1毛至3毛,如此大幅度的價格暴跌,只有放棄采摘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