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各地的文化交流和交融也迅速增多,在經濟發展浪潮中,時尚的潮流逐漸把草苗文化擠到邊緣。為扭轉形勢,振興苗區,今年初,湖南通道縣、廣西三江縣及貴州黎平縣從事民族文化研究的專業工作者、苗族文化傳承人及有文化的草苗人士自發組織成立了草苗文化保護傳承團體,積極采取各項有效措施,推進草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民族文化傳承和發展,離不開有效的載體和平臺。2008年底,貴州省黎平縣起凡苗寨的一位正在昆明上大學的后生,注冊并正式開通了名為"草苗之窗"的網站。該網站設有草苗族論、草苗文化、草苗山寨、草苗相冊、草苗音像、草苗新聞、草苗日志、草苗社區、草苗聊吧等若干版塊,為各地苗胞搭建一個交流平臺,也為外界打開了解草苗的一扇窗口。
日前,草苗文化保護傳承團體正在積極籌備,準備注冊成立"湘、桂、黔環三省坡草苗學會"。本學會以受過高等教育的草苗人士為牽引,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及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促進草苗區域經濟文化發展為原則,遵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以"加強民族研究,增進民族團結,促進民族繁榮"為宗旨。以湘、桂、黔環三省坡草苗文化傳承發展為紐帶,認真研究草苗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歷史與現狀,全面整合草苗區域各種先進因素,開展文化典籍整理工作,深入挖掘草苗文化,舉辦節會及各種民俗活動,積極向外界推介草苗文化。在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允許并遵守社會道德的前提下,多種形式,多條渠道,廣泛地進行交流,互為促進,從而推動整個草苗區域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發展。
為使草苗學會順利成立,近日,在通道縣人大工作的草苗人吳通愛同志前往黎平縣、三江縣與兩地相關人員進行初步會晤,共同商討草苗學會相關事宜。
(俞晚霞)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