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揚三晉的貴州漢子
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楊霖
這些天走進榕江,隨處都能聽到人們在談論一個人――榕江縣寨蒿鎮便裳村外出務工青年黨員楊霖。在今年山西省的“五一”表彰大會上,楊霖接受了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委托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喜報傳回家鄉,榕江沸騰了,鄉親們都為楊霖感到驕傲和自豪。
從打工仔到總經理
1993年,剛從部隊退役的楊霖選擇了南下打工。1995年輾轉進入山西省太原市建筑行業后,剛剛接觸建筑行業的楊霖,只能從普通泥水工做起,與工友們吃住在工地上。
楊霖一邊做泥水工,一邊利用閑暇細心琢磨建筑工程的管理和各種關鍵技術。2000年,羽翼漸豐的楊霖帶著從家鄉走出來的弟兄們扯起旗子,成立了山西省易通勞務公司第八分公司,自己當上了總經理。
7年打拼,楊霖所負責的公司由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了現在的800余人,僅從家鄉貴州帶過去的民工就有600多人,加上其子公司員工達1300人左右。公司業務范圍也得到較大拓展,由原來的山西省發展到內蒙古自治區和山西周邊省、區,并先后承接了國家級和省地級重點項目工程達100余個。其中包括山西省博物館、太原市動物園建設工程。由于質量過硬,講究誠信,該公司多次獲得業內最高榮譽“魯班獎”。
從退伍兵到建筑界名人
楊霖的骨子里始終保持著軍人的意志和作風。干事雷厲風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韌勁使他在山西建筑行業一步步做大。想起當初獨闖山西的情景,楊霖至今難以忘懷。山西的天氣與家鄉貴州不同,冬夜奇寒奇冷、空氣干燥。面對冰冷的工棚和高高的腳手架,楊霖對自己發過誓,不干出成績不罷休!
從2000年自己組建工程隊開始,楊霖總是親臨一線指揮,與員工戰斗在一起。一向以誠信為本,質量優先為原則的楊霖,憑著自己獨特的管理方式,使他所負責的公司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楊霖的公司也因此成為山西建筑業界的一個知名品牌。楊霖在山西太原打工致富的消息傳開后,家鄉父老都將自己的子女交給楊霖,讓他帶到山外去長見識、掙大錢。憑著自己對山西的熟悉,楊霖著力擴大就業渠道,為家鄉的弟兄姐妹務工創造條件。由他帶出的榕江縣寨蒿鎮便裳村青年楊智、榕江縣朗洞鎮盤假村青年劉勝榮等10余人也相繼脫穎而出,獨當一面,組建了建筑公司,其中劉勝榮還將業務發展到了浙江省。
“在搶抓工程進度和攻堅的關鍵階段,總是家鄉帶出來的弟兄們為我沖鋒陷陣,給我做后盾,再苦再累他們都不后退。”說起這些,楊霖顯得很激動,一臉感激之情。“非典”期間,公司承接了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的建設工程,當時公司里山西及其他省的部分民工都辭工回家了,面對“非典”的嚴峻考驗,很多工程隊都已解散職工“下馬”,而楊霖卻沒有退縮,他決心迎難而上。通過多方細致的工作和精心統籌,公司全體貴州籍員工積極奮戰,并在短短20天便保質保量完成了該項工程。這一驚人的速度讓發包方太原市人民政府和太原市衛生局大感意外。貴州人楊霖,因此在山西建筑行業名聲大振。
”我事業成功的背后離不開家鄉父老的支持,面對家鄉我總是深懷感恩之心。”楊霖如是說。
楊霖出名了,也有錢了,但是令他難以忘懷的是家鄉父老對他事業上的全力支持。2005年,楊霖捐資5萬元為家鄉建學校。2008年春節,榕江遭受了罕見雪凝災害,生他養他的便裳村也沒有逃過此劫,他又一次向家鄉捐了5萬元……
(黃萬鑫)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