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經濟網消息 貴州榕江11月5日訊(記者 王新偉) 近年來,貴州省榕江縣以建設“綠色生態農業大縣”為目標,充分利用優越的氣候、土地、勞動力等資源優勢,大力招商引資,面向珠三角東部沿海地區,放眼粵港市場,按照試驗、示范、推廣的科學原理進行生態蔬菜種植,增加了農民收入。
10月下旬,中國經濟網記者在車江萬畝大壩上看到,綠油油的蔬菜基地一片連著一片,雖然是秋季,但人們忙碌的身影如同收獲季節。縣里的工作人員給記者介紹說:“基地承租的農民土地,按照每畝一年1300斤干谷支付外,返聘租地農民到基地做工,月保底工資十按勞計件取酬增資,熟練工月純收入可達1500元。”
為增加農民收入,榕江縣針對氣候、土地、勞動力優勢,于2007年11月提出確立建設“綠色生態產業大縣”的目標。通過招商引資,該縣與廣東豐源綠色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正式的項目投資開發協議書。根據農村土地流轉政策,由豐源公司承租,將土地以租賃形式進行有效流轉,在車江大壩創辦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實現土地規模開發和集約經營,提高蔬菜現代化、標準化生產程度,加速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化,促使產業升級換代。
據該縣農業局局長李明豪介紹,示范基地一期工程1200畝已于去年12月建成,現平均畝產標準商品菜450公斤,一年最多可收七季,年畝產值將達2.16萬元,產品直銷香港市場。
目前,蔬菜基地實行“龍頭企業+基地”的模式,實行公司租用農戶土地,返聘農民工生產,產品由公司外銷。基地3000畝標準化蔬菜生產基地建成后,可安置農民工1000人以上,全年農民工收入總額預計將達到1000萬元以上。
為了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產銷規模,充分利用不久即將竣工的“兩高”大動脈,該縣將建設公路、鐵路沿線優質生態蔬菜優勢產業帶和標準化生產基地,開拓泛珠三角、港澳地區及東盟市場,制定并通過了萬畝核心區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建設規劃,按照標準化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操作和管理,減少化肥、農藥施用量,減少和避免土壤及環境污染,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環境保護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貴州省農業廳劉福威廳長參觀后稱贊榕江蔬菜標準化示范基地的成功建設,為黔東南州乃至貴州省蔬菜產業建設和發展做出了樣板和示范。榕江縣計劃通過下一步的1萬畝核心基地建設,示范帶動全縣10萬畝優質蔬菜生產。1萬畝核心基地將達到日產100噸,年產值3個億的目標。10萬畝商品蔬菜基地生產達到年產值10億元以上,相當于再造一個榕江生產總值。
(王新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