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劉祖丹)入秋以來,榕江縣緊緊圍繞以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為目標,計劃投入秋冬種資金87萬元,合理規劃田土種植農作物面積、辦好高產示范樣板,著力提高良種普及率和技術覆蓋率,使全縣秋冬種工作扎實推進。
為科學合理地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該縣做到早計劃、早安排、早落實。從9月起,該縣就根據各鄉鎮實際情況安排部署了2009年秋冬種工作。
全縣以公路沿線為主,興建公路沿線的縣、鄉(鎮)、村三級秋冬高產示范樣板。今年全縣秋冬種示范樣板9400畝,其中,鄉辦高產示范點19個,面積8068.6畝,縣級示范點5個,面積1331.4畝。
為搞活流通,該縣以榕江縣豐源綠色農業開發公司為龍頭,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在車江萬畝大壩建設春提早蔬菜6250畝,實行訂單農業,促進農民增收。
同時利用宣傳車、廣播電視及掛宣傳標語等方式,發放宣傳資料4萬余份,張貼宣傳固定標語80幅,設立宣傳專欄28個,加大對秋冬種工作的宣傳;并抽調該縣農業技術干部下基層開展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工作,共開展農技培訓78期5200余人,發放技術資料1.3萬余份,增加了農民科技素質,提高農戶秋冬種工作的積極性。
截至11月28日,全縣完成綠肥播種面積5.2萬畝,占計劃的104%,其中稻田綠肥1.66萬畝,果園綠肥3.54萬畝;蔬菜種植面積6.05萬畝,占計劃的88.97%,其中反季節蔬菜0.58萬畝;雜糧種植0.6萬畝;洋芋種植0.68萬畝。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