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黔在線消息 近年來,天柱縣農民轉變觀念,上萬農民將自家承包的田地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使用等形式經營,走農業股份合作經濟道路發家致富。
天柱縣白市鎮小溝溪的姚學剛是工商銀行的下崗職工,他于2001年從承包鄰里荒山荒地開始,建成60余畝連片優質果品生態園。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目前全村荒山荒地合股面積達到300多畝,有大股東15戶,股民256戶,僅此一項該村村民戶均年收入2萬余元。
在農民進行土地股份合作的同時,資金、技術等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也加快進行,村民采取“自愿入股、按股分紅、統一經營、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產業新模式,建立股份制,發展股份經濟合作組織,開辟增收致富新渠道。高釀鎮章寨村農民劉開斌抓住當地盛產優質稻“天子米”這一特色品牌,與當地農民羅朝標、吳厚銀等11人聯合,投入股金118萬元,成立天柱縣森源米業有限公司,發展訂單農業,注冊營銷“天子米”。目前,業務涉及到高釀、石洞、鳳城潤松、藍田等7個鄉鎮近7000農戶,年生產加工高釀優質“天子米”70萬公斤,創經濟效益近200萬元。
目前,天柱縣已成立了養羊協會、養豬協會、臍橙專業合作社、優質稻協會等50多個農村股份合作組織。其中,經工商注冊的有21個。股份田、股份地、股份山、股份公司等遍及全縣16個鄉鎮,1萬多農民投資近億元合股走上了小康之路。
(姚學茂)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