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特約記者 姚學茂)“金狗攆金羊,攆到白巖塘,金銀十八塊,塊塊十八斤。”民間曾用這樣一首童瑤來描述天柱金礦繁榮景象。目前,天柱縣完成了對金井淘金場所建設性詳細規劃,計劃利用黃金誘惑力和神秘感增強游客的吸引力,打造特色淘金文化旅游。
天柱縣十六個鄉鎮都儲藏有黃金,是貴州省第一個噸金縣,其中 1997 年生產黃金 5.3 萬兩,被譽為“貴州高原黃金城”;現已探明的黃金儲量為60噸左右,天柱金礦分脈金、沙金兩類,黃金品位高,儲量大是天柱金礦的特點。天柱著名的金礦點有下達、坑頭、金井及沿清水江一帶。在天柱眾多的金礦點中,金井和坑頭的金子出得最旺。天柱的金井村也就是因金礦而得名。
在規劃中,準備在金井建設一座淘金展示綜合館,集黃金旅游、開采、生產、科研、成品展覽一條龍的建設模式。把黃金開采到黃金首飾品形成的整套工序和制作流程,搬進淘金綜合展示館內進行濃縮再現。游客進去后,先參觀黃金原礦石、古代的淘金工具、現代淘金工具展覽。然后參觀淘金工藝流程展示,其中還可以增設游客參與性較強的淘金體驗場所,銷售原礦金沙給游客,游客自己去淘金;讓游客自己去體驗淘金所帶來的神秘。然后進入黃金提純提煉實驗室和黃金首飾品制作室參觀,接著到黃金首飾品展銷館,讓游客選購黃金飾品。讓游客游玩的同時,感受和了解黃金從開采到成品的全過程和相關知識。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