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特約記者 楊仁海)12月23日,魚塘水庫支渠多處連續沉陷垮塌,天柱縣城突然斷水,各賓館酒店用水告急!中小學校用水告急!醫院用水告急!縣城6萬群眾用水告急......黔湘桂三省(區)首屆“重晶石杯”中國象棋圍棋邀請賽即將在天柱縣城舉辦!
縣自來水公司的電話被打爆,縣委辦、縣政府辦的電話被打爆,縣委書記文松波、縣長楊長杰的手機也成為市民熱線,怎么辦?
為盡快解決這一民生問題,在初步了解情況后的當天晚上,楊光杰縣長立即組織召開緊急會議,就魚塘水庫干渠沉陷維修問題進行專題落實。由縣財政安排資金11.59萬元,全力搶速維修沉陷破壞的干渠;明確龍開泉、龍劍兩位副縣長掛帥,協調相關鄉鎮和部門,統籌安排搶修與供水!
早在1982年,天柱縣就修建了高明山水廠,以老來溪作為水源,設計規模蓄水15萬立方米,日產7000噸飲用水,基本解決了縣城居民吃水難問題。但由于縣城不斷擴大,城區人口增加,縣城供水難問題凸顯。為徹底解決“吃水難”的問題。1999年,天柱縣供水有限責任公司貸款700元,新建一座占地16畝,采用魚塘水庫水源,建成日產25000萬噸的水處理廠,形成南北供水環狀聯合,覆蓋縣城及周邊村寨。
魚塘水庫是全省最大的農田灌溉水利工程,天柱干渠從邦洞鎮分水坳分支,其干渠先后穿過邦洞、鳳城兩鎮的燈塔、六合和聯山等村,全長24.3公里,設計過水流量每秒3立方米。
由于天柱干渠途經的地帶屬迭系石灰巖土層,巖溶發育快,地下溶洞、暗河密布,容易形成空洞,干渠每年都發生土體沉陷垮塌2至3次,今年發生次數明顯增多,到目前為止已發生了5次之多,對縣城供水造成不良影響。
9月19日,天柱干渠3+780處發生土體下沉塌坑,造成20米長的渠道受到破壞。11月16日,天柱干渠上游20米的地方,又下沉一個大土坑,造成渠道破壞,縣城供水再度中斷。12月19日,干渠再次垮塌。12月23日,干渠下游12米計劃的漸變段開口處,又下塌直徑為7.5米,深5米,影響段長17米的一個大坑,外平臺甚至多處開裂,供水徹底中斷,造成縣城6萬余人供水告急。
干渠垮塌后,天柱縣魚塘水庫工程管理處總工程師楊開相立馬率隊,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通過實地勘查、設計,迅速制定渠道搶修方案,方案送至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案頭后當即得到了審批。
為不影響縣城供水,魚管處通過在坑洞上搭建木排架,架設3根30厘米的塑料管,保證縣城臨時供水。大型挖掘機直接向渠道內的大邊坡開挖平移5米,架設鋼筋混泥土座槽,跨越坑洞長24米,施工及管理人員晝夜不停的奮力搶修。
此段渠道還未搶修完,魚管處依然果斷向渠道內側平移5米,開挖土方,通過建設鋼筋混泥土座槽,建成長26米,內空2×2米的渠道。
12月26日至30日,黔湘桂毗鄰地區首屆“重晶石杯”中國象棋圍棋邀請賽將在天柱縣城舉行,屆時有25個縣市代表前來參賽,有國家知名圍棋大師蔣川、圍棋大師王元親臨現場掛盤講解棋藝。
決不能停水!必須保證27日供水!!縣政府與魚塘管理處立下了軍令狀,限五天內必須搶修成功,確保比賽期間正常供水。魚管處馬上更改搶修方案,采取架設鋼筋混泥土座槽,跨越坑洞供水。由于不能通車,沙石、水泥、鋼筋等建筑材料,運到距搶修處一公里處,人工倒運到渡槽頭,再用馬車運到工地。
今年58歲的邦洞三團村村民楊禮英告訴記者,從開始搶修以來,他整整干了2個月,都是用馬車人工倒運建筑材料過渡槽至工地。每天早出晚歸,下大雪都沒停過。這路不好走,經常壞車,曾幾次想打退堂鼓。為了盡快讓縣城幾萬人喝上水,我不做,誰又來做!旁邊的一個婦女說:“楊大伯感冒還沒好,就又上工地了,真是不要命了!”
今年40多歲的縣魚管處建管科長楊應明,自搶修以來,他夜以繼日地工作,一直與民工在工地同吃同住。12月20日,76歲的岳母因腦溢血住進了醫院,他一直沒有時間去看過一次,妻子那頭電話罵道:“你不要這個家了?不要丈母娘了?你一個人頂得了天?除開你難道魚管處就沒有人了!”楊應明有苦說不出,盡管他心里雖然感到很內疚,但為了縣城6萬多人的供水,他別無選擇。他對記者說:“不通水,我決不回家!,不怕那婆娘吵翻天!”
目前,已累計投入渠道搶修資金34萬多元,建成長85米的鋼筋混泥土座槽3座。截止記者發稿時,搶修工作仍在緊張進行。魚管處負責人介紹說:“縣政府要求26日晚上10點通水,從工程進度來看,我們將于26日14時過水,18時進入水廠,確保縣城正常供水。”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