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貴州日報消息 白露時節,艷陽高照,走進鎮遠縣氵舞陽鎮板灘村,以往污水亂流、煙塵亂漂、糞肥亂堆、柴草亂垛等“臟、亂、差”現象不見了,呈現在眼前的是潔凈的道路、蔥蘢的綠樹、清爽的庭院……“沼氣池建設讓我們實現了‘燒火不用柴,照明不用電,肥料不用買’的夢想!”村民話語里流露出幸福感和自豪感。
近年來,鎮遠縣以建設生態文明縣為目標,以生態家園創建為內容,以沼氣池建設為龍頭,大力開展了“一池三改”(沼氣池,改廚、改廁、改圈),目前已完成沼氣池建設18860口,使用率達99%,建池數占全縣農戶總數的38.1%;實施“三改”的農戶11600戶,占建池總戶數的61%;建成大中型沼氣池24處,已建好投入使用的100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沼氣池3個,200立方米浮罩式沼氣池1個;正在建設中的有800口。2000年到現在,沼氣池建設連續9年榮獲黔東南州第一名;2001年榮獲農業部豐收獎;2001年、2002年、2005年均獲省一等獎。
為使沼氣池建設成為惠民工程,該縣在“五個加強”上下功夫。加強領導,成立了縣、鄉(鎮)、村三級領導小組,明確政府主要領導、村主任為第一責任人,推行目標責任制,年底考核獎懲,調動了干部的積極性;加強規劃,有序建設,先在新農村示范點、富裕村寨開展,然后向養殖區、烤煙區、蔬菜區逐步推開;加強宣傳,組織農口部門干部、各鄉鎮干部進村入戶講解宣傳,同時編印資料下發農戶、張貼標語廣告;加強整合,除中央、省補貼外,縣財政每年劃撥100萬元,部門項目資金集中投入,為沼氣池建設提供了經費保障;加強服務,大規模開展培訓,每年辦培訓班60多期次,培訓4000多人次,建立了一支由163人組成的沼氣專業隊伍和縣、鄉、村沼氣三級服務體系。
(李鎮江 譚勝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