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石謙 特約記者 潘光晨)今年以來,從江縣進一步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實行農業訂單收購生產,先后與貴州大學、山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興聯公司簽下無公害蔬菜、高粱、中藥材三張訂單,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助農增收。
從江縣是全省規劃的“一高一快”沿線優勢蔬菜產業帶上重要的蔬菜生產基地之一。為緊抓這一難得機遇,加快綠色蔬菜產業化開發進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該縣與貴州大學及貴陽等地蔬菜收購商達成合作協議,簽訂蔬菜回收訂單,在貫洞、洛香、下江等8個321國道和“一高一快”沿線鄉鎮實施無公害蔬菜種植37265畝,貴州大學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利用強大的專家團隊和優秀的科研成果,及時進行技術咨詢和技術指導,為蔬菜生產提供專家級科技保障。從今年已收獲的1104畝訂單蔬菜來看,平均畝產量2467.21公斤,每公斤按1元計算,僅此一項就可實現純收入269.92萬元。
自2008年該縣引進貴州茅臺專用高粱紅纓子品種試種獲得成功后,今年該縣繼續與仁懷市璉躍貿易有限公司下屬的從江山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在從江實施10000畝訂單高粱生產,實行“訂單種植,保護價收購”,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切實保護種植農戶的利益。經臨田測產,平均畝產達到420公斤以上,每畝純收入1000元左右,除因旱災歉收的3300畝外,種植高粱的10個鄉鎮將增收670余萬元。
良好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使得該縣種植中藥材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2010年,該縣與興聯公司簽訂中藥材回收訂單,在斗里、東朗、洛香、下江等鄉鎮試驗示范發展板藍根等中藥材種植2502畝。經有關部門估算,每畝純收入可達2500元,預計2502畝訂單中藥材將給農戶帶來625余萬元的收益。
為使“三張訂單”落到實處,確保產業結構調整目標實現,該縣今年安排300萬元農業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重點農業產業發展。縣、鄉和村三級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優勢,做到農業生產、管理、技術信息共享,涉農部門組織技術骨干深入一線進行技術指導,積極做好農業生產的調度與協調工作。
據統計,“三張訂單”的簽訂,每年可為從江農民帶來1500余萬元的收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